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应该如何解释消费欺诈

应该如何解释消费欺诈

2023-06-26 21:1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海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6-26回复

专业分析:

消费欺诈,顾名思义,是存在于消费领域的欺诈行为。消费欺诈,是不法商人推销其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低劣手段,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从而攫取高额利润。对消费者而言,消费欺诈严重侵犯了其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使消费者不能通过交易行为获得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市场经济秩序而言,利用欺诈手段推销的产品和服务,往往品质低劣、价格便宜,不法经营者利用欺诈手段恶意抢占市场份额,扰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造成了不正当竞争。 具体的表现形式大概有: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2、采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5、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认定为欺诈行为应当符合以下要件: 一是经营者有欺诈的故意。经营者有欺骗他人并且希望通过欺骗行为获利的明知而为之的主观心态。 二是经营者有欺诈的行为。经营者作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使事物表象与客观真相不符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三是消费者因为经营者欺诈的行为陷入错误判断,即欺诈的行为与错误判断之间存有因果关系。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可以被认定为消费欺诈的行为种类根据我国《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包括: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等。

律师普法更多>>
  • 消费欺诈如何投诉
    消费欺诈如何投诉

    消费欺诈可拨打12315投诉,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1、与经营者发生纠纷后,如果要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经营者,纠纷时间应在两年内,超过这个时间,消费者协会将不再接受投诉; 2、全国各地消费者协会受理投诉,实行区域管辖为主、级别管辖为辅、就近受理

    2022.04.16 4,864
  • 如何认定欺诈消费
    如何认定欺诈消费

    消费欺诈从以下4个要件进行界定: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故意。 (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2021.03.29 98
  • 如何认定消费欺诈
    如何认定消费欺诈

    消费欺诈的认定为:欺诈方主观上具有欺诈的故意;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被欺诈一方因欺诈而陷入错误,并因错误而作出了意思表示。经营者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2020.11.28 107
专业问答更多>>
  • 医疗欺诈应该如何解释?

    医疗欺诈是医疗服务过程中有欺诈行为,使得患者的人身及财产权利遭到侵犯。狭义的医疗行为是指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应用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从事的特定的自然人进行健康价值创造的各种行为,其实施主体一般是医疗机构的

    2023-06-25 15,340
  • 应该如何解释医疗欺诈

    医疗欺诈是医疗服务过程中有欺诈行为,使得患者的人身及财产权利遭到侵犯。狭义的医疗行为是指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应用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从事的特定的自然人进行健康价值创造的各种行为,其实施主体一般是医疗机构的

    2023-06-25 15,340
  • 消费欺诈,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

    遇到欺诈消费者如何维权的方法: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应当承担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销售失效、变质商品的;

    2022-08-12 15,340
  • 应该如何解释合同欺诈行为

    通俗来说,合同欺诈就是指订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故意采用欺骗的方法,如故意陈述虚假事实、隐瞒真实情况等,使对方当事人陷于认识上的错误,从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意识而作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

    2022-08-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消费欺诈赔偿标准 01:14
    消费欺诈赔偿标准

    经营者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

    1,782 2021.04.25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2,948 2022.04.17
  • 担保物权如何解释 01:30
    担保物权如何解释

    担保物权是指担保物权人即债权人在债务人未按照债权债务合同的约定偿还到期债务或者发生担保合同所约定的可以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时,依法享有的对担保人提供的担保财产享有的优先受偿权利。 担保物权分为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最常见的担保物权就是抵押权。

    1,887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