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在小额还不上算不算诈骗了

在小额还不上算不算诈骗了

2022-10-24 17:1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24回复

专业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一般情况下,小额贷款不还不属于诈骗,属于合同违约的民事纠纷。但如果行为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不归还的,则会构成贷款诈骗罪。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如果没有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双方之间仅为普通的民事纠纷,债权人通过诉讼程序主张权益。

律师普法更多>>
  • 网贷还不上了算诈骗吗?
    网贷还不上了算诈骗吗?

    属于欠债不还,可以起诉。严重的甚至进入信用黑名单。欠钱不还无论是网上的还是现实中都会承担逾期滞纳金,会面临追讨,面临信用危机,如果不及时归还有可能面临诉讼。借款人还是迟迟不还款的话,借贷方可以根据其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催款,甚至是给借款人的亲

    2021.04.10 269
  • 诈骗后一直在还钱算不算诈骗
    诈骗后一直在还钱算不算诈骗

    诈骗后一直在还钱算是诈骗。是否构成诈骗跟还不还钱没关系,主要是看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一旦构成了诈骗,此时还钱也无法改变诈骗的事实,还是应当受到刑法处罚。

    2022.08.09 191
  • 在网上被骗100元算不算诈骗
    在网上被骗100元算不算诈骗

    在网上被骗100元的案件同样可以算作诈骗案件,诈骗行为人应当被公安机关处以相应的治安处罚;在涉案数额较大,达到三千元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即可以对其进行立案追诉。

    2020.07.16 122
专业问答更多>>
  • 在网上借钱不还算不算诈骗

    备些为好;而且正常人也不会通过网络上刚认识的人去借钱吧,可能多少存在一点欺骗行为吧;另一个角度,如果借钱给网络上认识的人,借钱这个安全意识太弱了,被骗的话那也是自己问题,如果借了就要承担后果

    2022-10-24 15,340
  • 小额贷款逾期不还算诈骗吗

    小额贷款不还如果没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不属于诈骗,如果有属于诈骗。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7-02 15,340
  • 小额贷款还几个月不算诈骗?

    网上或电话假冒担保、小贷公司名义行骗的李鬼比比皆是,如果不是直接去公司办理,而是网上洽谈、传真签合同的一律是诈骗,即便把营业执照复印件和盖着公章的合同发给你也一样,刻个萝卜章(假公章)几十块钱,一张营

    2022-07-26 15,340
  • 诈骗金额很小算不算犯罪

    诈骗金额很小,达到3000元以上也是犯罪。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

    2021-11-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借钱不还拉黑了算诈骗么 01:23
    借钱不还拉黑了算诈骗么

    借钱不还拉黑了不算诈骗,因为借钱一开始是有归还的目的的,而诈骗一开始就没有归还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对于借款不还还拉黑的债务人,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还款。起诉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明对方借钱不还的相

    4,703 2022.04.17
  • 工厂收了钱不发货算诈骗吗 00:49
    工厂收了钱不发货算诈骗吗

    诈骗罪是指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隐瞒真相或者虚构事实的方法,诈骗公私财务,数额较大的行为。工厂是否构成诈骗罪,要看工厂是否本身有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的行为,是否是以非法占有作为的目的。还要看工厂诈骗的金额是否数额较大。一般情况下工厂收了钱之后

    2,682 2022.04.17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1,786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