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发表不当言论的后果

发表不当言论的后果

2023-03-10 14:3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3-10回复

专业分析:

发表不当言论的后果为,根据不当言论对当事人或者社会造成的影响大小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具体如下: 1.如果散布的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权,需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如何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发表不当言论的后果为,根据不当言论对当事人或者社会造成的影响大小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具体如下: 1.如果散布的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权,需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如何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发表不当言论由于不当言论对当事人或者社会造成的影响大小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 一是民事责任:如果散布的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权,依据《民法总则》的规定,需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最典型的是名誉侵权。

律师普法更多>>
  • 发表对国家不当言论的后果
    发表对国家不当言论的后果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会不会被判刑,要依据情节而定,如果捏造、虚构事实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可能被判刑的。

    2020.10.14 1,249
  • 发表不当政治言论有何后果?
    发表不当政治言论有何后果?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会怎样处罚,要依据情节而定,如果捏造、虚构事实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可能被判刑的。

    2020.09.27 1,847
  • 说了不当言论的后果
    说了不当言论的后果

    1.如果散布的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权,需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2.如何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021.02.26 932
专业问答更多>>
  • 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要依据情节而定。依照《治安处罚法》,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如果构成编造、故意传

    2021-12-23 15,340
  • 说了不当言论的后果

    1.如果散布的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权,需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2.如何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021-12-28 15,340
  • 律师公开发表言论应当

    律师对案件公开发表言论,应当依法、客观、公正、审慎,不得发表、散布否定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原则和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不得利用网络、媒体挑动对党和政府的不满,发起、参与危害国家安全的组织或者支持

    2022-01-30 15,340
  • 不能发表任何言论?

    就你说滴情况如果是调解,双方可以就争议内容进行协商,可以找其他人协助,不需要提交什么手续

    2022-10-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发表不当言论触犯了什么法律 01:08
    发表不当言论触犯了什么法律

    发表不当言论,按照情节,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

    6,788 2022.04.17
  • 欠税不交的后果 01:27
    欠税不交的后果

    欠税不交的后果如下: 1、在新闻媒体上,发布欠税公告并把欠税行为纳入信用档案。 2、在原基础上额外收取滞纳金。 3、欠税人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补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将会对其处一定的的罚款。 4、收缴并停止提供发票,这条只针对从事生产、经营的欠税

    9,990 2022.04.15
  • 如果签合同发现上当了怎么办 01:34
    如果签合同发现上当了怎么办

    虽然合同法规定了合同成立之后就会生效,但是并不是所有成立的合同,都能够具有完整的法律效力。严格意义上,签订合同时候发现上当,包括以下情形:1、第一种就是被欺诈的情形,也就是说,对方当事人以虚假的身份或者能力表示,导致自己相信他的虚假权利外观

    1,152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