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民法典质权人就是法律上的债权人吗?

民法典质权人就是法律上的债权人吗?

2022-12-01 10:4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天津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2-01回复

专业分析:

质权人是债权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五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交付的动产为质押财产。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根据民法典中的规定,质权人就是债权人,质押是债务人或第三人以动产或权利出质给债权人占有,当债务人不履行其到期债务的时候,债权人有权利对质押财产优先受偿,因此质权人就是债权人。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是质权人。根据民法典规定,债务人或第三人在质押合同中为出质人,债权人未质权人。

律师普法更多>>
  • 民法典质权人是不是债权人
    民法典质权人是不是债权人

    质权人是债权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自己有权处分的财产转移给债权人占有进行质押,当债务人没有按时偿还债务的时候,债权人可以对质押财产优先受偿,此时的债权人就是质权人。

    2022.08.11 270
  • 民法典抵押质权人是债权人吗
    民法典抵押质权人是债权人吗

    质权人是债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五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

    2021.02.10 93
  • 民法典下个人债权谁是质权人
    民法典下个人债权谁是质权人

    民法典中关于股权质押的规定为债权人是质权人,股权质押属于权利质权的范围,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有权利处分的权利出质给债权人占有,债务人不履行到期义务的,债权人有权就该质押财产优先受偿。

    2021.03.07 74
专业问答更多>>
  • 民法典质权人是债权人吗

    质权人是债权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五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

    2022-11-14 15,340
  • 民法典质权人是不是债权人

    质权人是债权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五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

    2022-10-12 15,340
  • 民法典质权人是指不领取抵押权的债权人吗

    质权人是债权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五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

    2022-11-30 15,340
  • 民法典质权人的债权如何清偿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质押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

    2022-11-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法律怎么保障债权人权益 01:36
    法律怎么保障债权人权益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法律如何保障债权人权益 法律保障债权人权益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 建立公司灭失预警机制。 监测公司的经营,能够发现危机信息并发出警报,把灭失风险引入公司内部,使公司、管理者、股东一起承担风险责任,使责、权、利成为有机整体

    708 2022.04.15
  •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被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 01:21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被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况包括: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2、杀害其他继承人; 3、遗弃、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4、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5、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

    837 2022.04.17
  • 债权人收债的方法有哪些 01:05
    债权人收债的方法有哪些

    债权人要回欠款的方法如下: 1、和解法。当事人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者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问题; 2、调解法。可以寻求当地调解机构,对双方的问题进行调解; 3、仲裁法。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同诉讼的两审终审制相比,仲裁更有利于

    876 2022.08.0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