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询问笔录怎么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行贿询问笔录,讯问笔录是公安机关侦查人员、预审人员在侦查活动中,为了证实犯罪、查明犯罪事实,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如实记载讯问情况的文字记录 根据讯问次数的不同,记录内容也有所不同第一次讯问时,要在第一部分依项讯问和记录清楚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曾用名、化名、年龄或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文化程度、现住址、工作单位、职务与职业、家庭情况、社会经历、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或行政处分等情况要与原案件材料认真核对,严防错拘错捕另外,还要问清记明犯罪嫌疑人是否知道为什么被拘留或被逮捕 除第一次讯问外,以后的系列讯问可不再问基本情况可直接进行第二部分讯问内容 第二部分,要问清记明讯问的全部过程,记录人首先要记清讯问人的提问,根据提问的中心问题,全面准确地记载犯罪嫌疑人关于犯罪事实的供辩这一部分内容要根据讯问的原过程准确清楚地证明犯罪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起因、后果、证据、涉及到的人和事等,尤其是其中能说明案件性质的关键情节、有关的证据、有明显矛盾的地方等重要情况,要注意准确清楚地记录下来如果犯罪嫌疑人进行无罪辩解,要注意记清其陈述的理由和依据此外,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如何,也要准确地记录下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询问笔录范文应包含一些内容:询问笔录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首部:主要记写询问活动的组织情况。 (二)正文:这部分内容是询问笔录的重点。用问答式记写方式,主要记写询问活动的进行情况。 (三)尾部:询问结束时,记录人员应将询问笔录交给被询问人核对,对无阅读能力的被询问人,应向其宣读笔录内容。
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一是含义不同; 二是记录内容不同,讯问笔录主要记录被告人的供述或辩解,询问笔录主要记录证人、被害人和知情人所提供的证据、证言; 三是问话对象不同,讯问笔录的对象是刑事被告人,询问笔录只对证人、被害人或知情人适用; 四是适用范围不同,讯问笔录适用于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询问笔录则可以适用于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
-
做了询问笔录算立案吗
做了询问笔录不算立案。询问笔录是立案前的一个程序,不算是正式立案。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2020.07.07 485 -
派出所询问笔录做几次
警察局做笔录要两次的。原因是需要核实具体情况。公安局做的笔录分为两种:一种是询问笔录,针对受害人、证人等的,一种是讯问笔录,是针对犯罪嫌疑人,违法行为人的。笔录是法律行业中的专业术语,就是将证人、犯罪嫌疑人、或目击证人的详细身份和话语记录的
2020.10.01 2,488 -
-
行贿只有询问笔录怎么办
如果行贿人没有被立案或者行贿案已结案,那其作为证人作笔录时应当是询问笔录; 如果行贿人已经被立案侦查且尚未结案,即使作为证人对其作笔录,也应当做讯问笔录。 从证据角度讲,两种笔录的证明力是同等的。
2022-07-04 15,340 -
食品行政处罚询问笔录怎么做?
方面常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不使用法言法语或书面语,口语太多,词不达意,重复多余。语法错误多,不符合逻辑,甚至前后矛盾;二是标点符号或书写不规范。以小点代替标点符号,或一“逗”到底,该用问号、括号、
2021-07-06 15,340 -
讯问笔录询问笔录的区别
二者区别如下: 一是含义不同; 二是记录内容不同,讯问笔录主要记录被告人的供述或辩解,询问笔录主要记录证人、被害人和知情人所提供的证据、证言; 三是问话对象不同,讯问笔录的对象是刑事被告人,询问笔录只
2022-05-24 15,340 -
询问笔录与讯问笔录的区别
二者区别如下: 一是含义不同; 二是记录内容不同,讯问笔录主要记录被告人的供述或辩解,询问笔录主要记录证人、被害人和知情人所提供的证据、证言; 三是问话对象不同,讯问笔录的对象是刑事被告人,询问笔录只
2022-05-16 15,340
-
00:52
做笔录说假话要承担什么后果做笔录说假话要承担的后果如下:做了假笔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就涉嫌伪证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证人作证应当遵守实事求是的规则,还原事实真相,配合公安机关等办案,作伪证不仅不利于公安机关办案,还会给自己带来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6,035 2022.05.11 -
01:06
嫖娼做了笔录按了手印会有案底吗嫖娼做了笔录按了手印不会有案底。在派出所只是做了笔录,而没有处罚,是不会留下案底的。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并且嫖娼不属于刑事犯罪,也不会留
8,256 2022.05.11 -
01:20
行贿受贿怎么判对于行贿,最高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司法机关在判决时,不仅考虑行贿的数额,而且考虑经济损失数额。实践中,还会考虑行贿人在被追诉前,是否主动交代,犯罪是否较轻,是否有提供重大线索对案件的侦破起到重大作用等
1,67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