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程序一般有哪些内容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程序一般有哪些内容

2022-03-27 16:2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福建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27回复

专业分析: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程序的几个步骤: (一)对重大医疗过失行为进行调查 1、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除责令医疗机构采取必要的医疗救治措施,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外,应立即组织专人进行调查; 2、参加调查人员应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有关医学专家; 3、对事件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查证核实后,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对于事实清楚、因果关系明确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判定为医疗事故。对于因医学科学的技术性、专业性和复杂性无法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或需要明确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人身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损害程度的,应当交由市医学会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二)对医疗机构报告的医疗事故进行审核并逐级报告 1、医疗事故发生医疗事故后应向其所在地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时限可以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也可以按年度报告。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时,医疗机构应当在过失行为发生后的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①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②医疗过失行为导致3人以上(含3人)患者人身损害后果的; ③卫生部或本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2、医疗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报告单位、报告时间;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后果(死亡、残废、器官损伤、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人身损害后果等);医患双方当事人的情况;死亡患者是否尸检、尸检结果;初步处理意见等。 3、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逐级将当地发生的医疗事故以及依法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的情况上报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其内容如下: ①本行政区域内医疗事故发生的情况,如医患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解决和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事故情况,医疗事故等级医疗事故赔偿数额等; ②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的情况。 (三)受理当事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1、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所在地的县(市)区卫生局受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市)区卫生局应当自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市卫生局处理: ①患者死亡; ②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③卫生部或本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2、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医患双方当事人均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医方提出申请的可以是医疗机构,也可以是相关医务人员,患方提出申请的应为患者本人,如患者死亡的,应为死者近亲属。 3、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应以书面形式,并载明以下内容: ①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申请人是患者一方的应包括患者和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申请人与患者的关系,申请时间。 *申请人是医疗机构的应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地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申请人是医务人员的应包括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专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具备合法执业资格的证书。 ②有关事实。申请人要在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详细、具体地写明事件经过,特别是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关的诊疗过程。 ③具体请求。对诊疗过程的质疑,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过错方进行处理等 ④理由。申请人要阐明具体请求的法律依据和医学原理。 4、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时效为一年。时效期的计算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受到损害之日算起。 5、卫生行政部门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本条例规定的予以受理;对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注明理由。 审查内容: ①申请处理的医疗事故争议是否属于本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管辖范围; 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主体方是否具备去定的行医资格 ③医疗事故争议行政处理申请人(医、患方)是否符合《条例》 规定的资格; ④是否符合法定的申请处理时限; ⑤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有无明确的争议相对方; ⑥是否已向人民法院起诉。 一般隋况下,卫生行政部门受理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申请,就应当将争议案件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无需交由鉴定的医疗事故争议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医患双方对争议的事实认识一致; ②造成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明显,损害后果简单确切,无需技术鉴别; ③卫生行政部门经审查认为双方协商认定的医疗事故和等级符合条例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 ④当事人不要求卫生行政部门针对争议做出任何具体行政行为或者只要求卫生行政就争议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告知受理通知书应注明下列内容: ①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②当事人提起申请的时间; ③决定受理的情况; ④有关材料交由医学会的时间; ⑤与负责鉴定的工作的医学会进行联系的时间方式; ⑥双方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 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受理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履行相应的调查处理职责。 (四)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移交医学会组织鉴定 1、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填写医疗事故争议技术鉴定委托书,并将有关材料交由市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患双方应准备的材料目录 *当事人有关医疗事故争议的书面陈述或答辩材料及鉴定费 *医疗机构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 ①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②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③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④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在医疗机构建有病历档案的门诊、急诊患者,其病历资料由医疗机构提供;没有在医疗机构建立病历档案的由患者提供。 2、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要求重新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收到重新鉴定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有关材料及申请送交省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五)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作出的过程进行审核 1、卫生行政部门收到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工作的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对其鉴定结论作出的过程进行审核; 审核的内容 ①参加鉴定的人员是否具备条例规定的资格; ②参加鉴定的人员的专业类别是否与被鉴定的医疗事实相吻合; ③参加鉴定的专业人员人数、鉴定人员比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④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经审核,对符合本条例规定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应当作为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以及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的依据; 3、经审核,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符合条例规定的不能采信,并应当要求组织鉴定的医学会重新鉴定,必要时组织调查,听取争议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六)应双方当事人请求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1、医疗事故赔偿调解不是必须进行,需要征得医患双方的同意,已经明确表明要求调解的,在确认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合法性后,属于医疗事故的,即可进入调解程序; 2、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调解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成功制作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应当包括的内容: ①主持行政调解的卫生行政部门的名称; ②医患双方当事人的一般情况。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患者的姓名、性年龄、职业,住址,疾病情况等,如果参见调解的不是患者本人,还应当注明与患者的关系,如患者的监护人、近亲属等; ③医患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主要事实、双方提供的材料,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等; ④经过协商达成的一致协议,主要为医疗事故赔偿的具体数额、履行方式、生效时间、对双方今后与该争议有关权利、义务的影响等; ⑤医患双方签字,主持调解的卫生行政部门盖章; ⑥调解书一式3份,医患双方各1份,卫生行政部门存档1份。 3、调解不成功的,或者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告知双方当事人终结调解。 4、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县(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其报告的有关内容定如下: ①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案件的时间和科室; 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主要医务人员; ③在发生医疗事故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主要过失行为和造成过失行为的主要原因; ④确认的医疗事故的等级和对患者的损害程度; ⑤双方协商的结果、执行情况; 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整顿措施,领导应当承担的责任; ⑦对主要责任者的处理方式,以及是否需要卫生行政部门追究其责任和追究责任程度的建议; ⑧医患双方达成的协议书副本; ⑨其他应报告的内容。 5、医疗事故争议经人民法院调解或者判决解决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调解书或者判决书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调解书或判决书。 (七)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做出行政处理。 1、鉴定结论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调查核实发生医疗事故的原因,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及其情节的严重程度,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裁量是否需要给予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2、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3、需要给行政处分的,应当依据行政隶属关系提出建议或者作出决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处理医疗事故的一般程序是:1、发生医疗事故后,立即向上级报告;2、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对患者健康的损害;3、保存资料,封存现场实物;4、立即调查处理医疗事故,并向上级部门报告;5、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事故进行处理。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发生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是: 一、医疗纠纷初起 1、发生医疗纠纷的当事人(医护人员)负责写出事实经过,同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解释、解答工作。 2、发生纠纷的科室主任负责组织本科医护人员对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讨论总结,从中吸取教训,纠正不足,制定杜绝类似纠纷的有关制度,科主任负责书写该起纠纷的讨论意见,上报医务部,并向患者或家属作出相应的解释工作,妥善解决好医疗纠纷。若确属负有医疗责任的医疗纠纷,科内能自行解决的,也要上报医务部备案。 3、经科主任及责任人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应及早上报医务部,同时上报有关纠纷的书面材料。 二、院内医疗技术讨论会 1、科室解释、调解无效的医疗纠纷及时上报医务部,医务部接到上报后做相应调查、了解和沟通,然后组织科主任、当事人及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调解。若不能调解,由医务部报请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批准召开院内医疗纠纷技术讨论会。 2、由医院医疗安全委员会负责,医务部集体组织实施相关医疗纠纷的技术讨论工作。 3、技术讨论会主持人宣布医疗技术讨论程序和会议纪律。 4、科主任、当事人必须准时出席院内医疗技术讨论会,在会上当事人应认真、负责地陈述诊疗经过,科主任应公正、科学的陈述科内讨论意见。 5、专家讨论。 6、书面材料需经医疗安全委员会、参加讨论的专家反复讨论、认证后,讨论结论于会议后的规定期限内交与患方及科主任。 7、患方及我院科室责任人对医疗技术讨论结论有异议时均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市区级医学会组织召开的医疗事故鉴定会 1、发生医疗纠纷的科主任及当事人必须在一周内提交医疗事故鉴定材料,准时将材料交到医务部。由医务部提交到医学会,配合医学会组织开展鉴定工作。 2、根据鉴定结论同患者协商解决。 3、协商解决不成功,患者及家属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法院诉讼 1、医务部准备相关向法庭提交的材料,由专职聘请律师准备陈述及答辩。医务部专职干事及发生纠纷科室科主任出庭。 2、根据法院审判结果进行处理。 3、如果医院承担相应责任,院内根据相关制度对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4、医院制定相关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律师普法更多>>
  •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程序有哪些方法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程序有哪些方法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主要是指发生医疗事故以后,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主要有一下几个步骤: (一)申请; (二)受理; (三)鉴定; (四)再次鉴定; (五)处理。

    2021.10.13 270
  • 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行政处罚一般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主要是指下列内容:先由行政机关决定是否立案;然后依法调查违法事实,并收集有关证据;再根据调查结果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最后将处罚决定书送达给当事人,要求其及时履行。

    2020.12.22 139
  • 医疗事故处理有哪些程序
    医疗事故处理有哪些程序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如下:首先应该安抚患者情绪,随后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负责人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并进行调查、核实。

    2020.07.01 109
专业问答更多>>
  •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程序有哪些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主要是指发生医疗事故以后,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主要有一下几个步骤: (一)申请: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

    2022-05-14 15,340
  •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程序有哪些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主要是指发生医疗事故以后,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主要有一下几个步骤: (一)申请: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

    2022-06-11 15,340
  • 医疗事故一般有哪些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有以下程序: 1、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2、卫生行政部安排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3、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按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

    2022-05-12 15,340
  • 医疗事故鉴定一般有哪些程序

    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是医学会组织有关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有关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医疗事故处

    2022-06-1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处理医疗事故要哪些证据 01:27
    处理医疗事故要哪些证据

    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应收集的证据包括: 1、患者的病历,患者病历还包括了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是患者就诊最原始的证据材料。如果因为抢救急危患者,没有及时书写病历的,相关人员要在抢救结束后,六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2、处方和药品,一般各医院都

    544 2022.06.15
  • 医疗事故投诉处理流程 01:11
    医疗事故投诉处理流程

    患方对医疗事故提起投诉的,可以向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提起投诉。如果双方能够就这一投诉自行协商解决的,可以自行解决。但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当然,患方也可以选择书面申请卫生行

    1,505 2022.04.17
  • 一级医疗事故有哪些情形 01:03
    一级医疗事故有哪些情形

    按照医疗事故分级的标准的话,一级医疗事故,是指导致患者丧失生命、重度残疾,并详细分为甲等和乙等,具体如下: (一)一级甲等的医疗事故为:死亡。 (二)一级乙等的医疗事故为:缺少、失去重要的器官或者功能完全失去,别的器官不可以代替,存在特殊医

    2,151 2022.04.17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