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犯人专利立功减刑标准应怎么判断?

犯人专利立功减刑标准应怎么判断?

2023-12-16 08:2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天津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2-16回复

专业分析:

如果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的,可以算是立功表现(按专利产生的效益、贡献大小可获得如重大立功,立功,或者嘉奖、表扬等,有立功表现就可以作为减刑的必要条件、减刑幅度计算的依据,但不是充分条件,为此申请专利是可以得到减刑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如果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的,可以算是立功表现(按专利产生的效益、贡献大小可获得如重大立功,立功,或者嘉奖、表扬等),有立功表现就可以作为减刑的必要条件、减刑幅度计算的依据,但不是充分条件,为此申请专利是可以得到减刑的。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立功减刑标准如下: 1、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律师普法更多>>
  • 犯人怎么立功能减刑
    犯人怎么立功能减刑

    犯罪分子可以通过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等方式立功减刑。若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等。

    2020.08.26 73
  • 侵犯专利权的判断标准
    侵犯专利权的判断标准

    1、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方案或设计落入他人专利保护范围; 2、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或者授权的情形下,使用他人专利; 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4、不符合免责条件。

    2020.04.29 137
  • 立功能减刑标准
    立功能减刑标准

    立功减刑标准: 1、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2、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3、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

    2020.03.12 169
专业问答更多>>
  • 犯人怎么立功减刑

    犯罪分子可以通过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等方式立功减刑。若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等。

    2022-06-07 15,340
  • 犯人立功减刑应该怎么认定?

    犯人立功减刑由执行刑罚的机关提请人民法院对减刑进行审查。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

    2023-08-18 15,340
  • 犯人怎么立功能减刑

    犯罪分子可以通过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等方式立功减刑。若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等。

    2022-06-07 15,340
  • 侵犯专利权的判断标准(专利局)

    只要对方实施的已经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就是侵权。字面侵权。即仅从字面上分析比较就可以认定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相同,连技术特征的文字表述均相同。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必要技术特征完全相

    2022-07-1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假冒专利罪立案标准 01:04
    假冒专利罪立案标准

    假冒专利罪,是指行为人违反了国家专利法有关规定,假冒他人专利,导致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 1、涉嫌非法经营所得达20万以上,或违法所得金额达10万元以上的; 2、导

    1,316 2022.04.15
  • 假冒专利罪量刑标准 01:41
    假冒专利罪量刑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假冒专利罪的适用范围,通常仅限于《专利法》中规定的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而行为人冒充他人专利行为、或者专利人的专利被侵权的行为则完全被排除在刑罚的处罚之外。 从我国的专利制度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来说,行为人冒充他人专利行

    1,258 2022.04.17
  • 假冒专利罪最新立案标准 01:08
    假冒专利罪最新立案标准

    假冒专利罪,指的是单位或者行为人违反了国家专利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产生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可以是企业或者事业单位,也可以是个人构成。并且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行为,即明知道自己在假冒他人专利,自己的行为已经侵犯他人专利权,却仍

    1,072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