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在北京,偷拿近亲属的财物,亲属报案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吗?

在北京,偷拿近亲属的财物,亲属报案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吗?

2022-10-01 10:4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上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01回复

专业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偷拿家庭成员或者近亲属的财物,获得谅解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诈骗亲属财物的,若取得谅解则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师普法更多>>
  • 亲兄弟姐妹是刑事案的近亲属吗
    亲兄弟姐妹是刑事案的近亲属吗

    区别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里的近亲属范围更为广泛,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是包括当事人的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2020.05.15 200
  • 近亲属与民事近亲属处理的问题
    近亲属与民事近亲属处理的问题

    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近亲属范围: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2020.08.12 199
  •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怎么量刑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怎么量刑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涉嫌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

    2020.05.01 115
专业问答更多>>
  • 诈骗亲属财物要追究责任吗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

    2022-05-15 15,340
  • 诈骗罪的亲属财物应该追究刑事责任吗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近亲属理解诈骗近亲属财产的,一般不能按犯罪处理。诈骗近亲属的财产,确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2021-11-22 15,340
  • 诈骗人抬出亲属的财物要追究法律责任吗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

    2022-06-04 15,340
  • 偷拿自己近亲属的财物是否构成盗窃罪

    如果偷拿的是自己近亲属的财物一般不按犯罪处理,即使确实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要区别于一般盗窃行为进行处罚。刑法上的近亲属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如果偷拿的是近亲属以外的其他亲属的财

    2022-02-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违法强拆追究刑事责任吗 01:03
    违法强拆追究刑事责任吗

    违法强制拆迁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刑法》的规定,行政机关违法强制拆除被征收人房屋的,侵犯房屋所有权人产权的,应当依法责令行政机关承担全面赔偿责任;如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在强

    1,011 2022.04.17
  • 财产转移给亲属合法吗 01:07
    财产转移给亲属合法吗

    以损害国家、他人利益为目的,把财产转移给亲属的,则不合法。 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拒不履行已生效的判决、裁定的。可以进行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在法律文书已生效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导致执行困难的; 以不正当的

    1,446 2022.05.11
  •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01:03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火灾可以分为故意放火造成的火灾,以及过失造成的火灾,所以需要分情况判断。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

    3,138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