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如果诈骗行为,情节较轻,是否可以对犯罪未遂的行为予以处罚?

如果诈骗行为,情节较轻,是否可以对犯罪未遂的行为予以处罚?

2022-04-07 11:5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辽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4-07回复

专业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16日颁发实施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目前尚无明确的司法解释,有必要对情节严重作明确的认定。1、诈骗的数额达到巨大。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二)项规定,对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应定罪处罚,同时将情节严重解释为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即将欲盗窃的财物数额大小作为认定情节严重的标准。笔者认为应将欲诈骗的财物数额达到巨大作为认定情节严重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2、社会危害性较大。如以贩卖毒品的手段进行诈骗,实践中的类似犯罪往往因诈骗不成而引发其他杀人、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所以这类诈骗未遂的情节是严重的;又如惯犯或流窜作案等危害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大的情形。3、曾因诈骗受过刑罚处罚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规定:曾因诈骗受过刑罚处罚的,属于特别严重情节之一,因此将此项列为诈骗未遂应追究的情形,是完全必要的,因为这种情形的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大,如不及时打击,将会导致下一个诈骗案的发生。4、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诈骗未遂虽未造成实际的财物损失,但也极有可能导致损害被害人的人身权利的后果,这种情形并不能因为没有造成财物损失就不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应根据造成的被害人的人身损害程度,对其予以定罪量刑,应列为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犯罪未遂并不是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犯罪未遂是犯罪没有成功,可以从轻处罚,而非必须从轻。根据法律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行为犯可以适用未遂,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律师普法更多>>
  • 犯合同诈骗罪未遂的行为人怎么处罚?
    犯合同诈骗罪未遂的行为人怎么处罚?

    犯合同诈骗罪未遂的行为人,应当在既遂犯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单独处罚,但具体量刑应当根据具体案件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4.13 353
  • 行为犯是否可未遂
    行为犯是否可未遂

    行为犯可未遂,行为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即成为既遂形态。

    2020.01.26 80
  • 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行为是什么
    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行为是什么

    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行为如下: 1、故意杀人防卫过当; 2、义愤杀人,即受害者恶贯满满,其行为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不义儿子的行为; 3、激情杀人,即没有故意杀人,但在受害者的刺激下,调侃和失去理智,失去控制,杀死他

    2022.04.14 763
专业问答更多>>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是诈骗行为 01:09
    什么是诈骗行为

    诈骗行为是指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021年7月14日,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该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

    12,067 2022.04.15
  • 残疾人犯罪是否可以从轻处罚 01:03
    残疾人犯罪是否可以从轻处罚

    残疾人犯罪是否可以从轻处罚,要根据残疾的情况来分析: 1、只有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其他残疾人犯罪与其他人犯罪是一样的,不构成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法定理由。 根据规定,对于聋哑群体的规定是必须要达到又

    2,445 2022.10.03
  • 违法行为在几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00:59
    违法行为在几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以上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

    3,619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