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构成爆炸罪后如何量刑

构成爆炸罪后如何量刑

2022-11-07 09:1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黑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7回复

专业分析:

最新爆炸罪既遂量刑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法院对爆炸罪的量刑规定是: 1、行为人实施爆炸行为,构成犯罪的,但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爆炸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对构成爆炸罪的人应这样量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造成致人死亡、重伤等严重后果的,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律师普法更多>>
  • 爆炸罪如何量刑
    爆炸罪如何量刑

    爆炸罪量刑标准包括: 1、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爆炸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构成要件的内容为,引起爆炸物或其他设备,装置爆炸,危害公

    2022.06.06 129
  • 构成爆炸罪怎么量刑?
    构成爆炸罪怎么量刑?

    对构成爆炸罪的量刑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造成致人死亡、重伤等严重后果的,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0.07.25 86
  • 构成爆炸罪既遂法院会如何量刑
    构成爆炸罪既遂法院会如何量刑

    法院对爆炸罪的量刑规定是: 行为人实施爆炸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行为人实施爆炸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该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

    2020.11.11 112
专业问答更多>>
  • 构成爆炸罪法院会如何量刑?

    依照本条的规定,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这里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犯爆炸罪虽然已经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未达到上述严重程度,仍应依照本条处罚

    2022-09-27 15,340
  • 构成爆炸罪怎么量刑?

    依照本条的规定,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这里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犯爆炸罪虽然已经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未达到上述严重程度,仍应依照本条处罚

    2022-09-28 15,340
  • 构成爆炸罪既遂法院会如何量刑?

    依照本条的规定,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这里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犯爆炸罪虽然已经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未达到上述严重程度,仍应依照本条处罚

    2022-09-30 15,340
  • 爆炸罪如何量刑

    犯本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2-08-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非法储存爆炸物品罪怎么量刑 01:05
    非法储存爆炸物品罪怎么量刑

    非法储存爆炸物品罪量刑标准如下: 1、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非法储存爆炸物罪的特征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和国家对

    376 2022.10.08
  • 过失爆炸罪认定标准 01:15
    过失爆炸罪认定标准

    过失爆炸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过失地引发爆炸物,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过失爆炸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换句话说,就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

    898 2022.04.15
  • 如何构成诈骗罪 01:09
    如何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

    600 2022.10.08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