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放火罪的法律风险和法律规定

放火罪的法律风险和法律规定

2022-01-28 08:5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1-28回复

专业分析:

法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对于自首,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谅解只是酌情从轻量刑情节。 涉嫌刑事犯罪被刑事拘留,家属应该及时委托律师帮助会见、了解客观案件情况,申请取保候审,根据案件情况替他作无罪或罪轻辩护,争取从轻量刑或缓刑。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放火罪量刑的最新法律规定为:行为人犯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股权转让协议的法律风险及管控有: 1、股东资格丧失的风险,受让方一般可通过事先核查出让方股东资格的相关证明进行管控; 2、转让主体资格限制的风险,转让时,双方可通过细读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公司章程,确认限制条件,避免主体不适格情况; 3、股权转让协议的其他法律风险及管控。

律师普法更多>>
  • 法律规定放火罪的刑罚是怎样的?
    法律规定放火罪的刑罚是怎样的?

    现行刑法对放火罪既遂量刑的规定如下: 1、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放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0.05.06 107
  • 中学遭纵火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法律规定
    中学遭纵火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法律规定

    中学遭纵火,放火罪的立案标准的法律规定是,如果行为人实施了放火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的,公安机关就应当予以立案。构成放火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7.20 87
  • 中学遭纵火,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法律规定
    中学遭纵火,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法律规定

    中学遭纵火,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法律规定为: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020.09.16 130
专业问答更多>>
  • 故意毁坏财物罪和放火罪的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 故意毁坏财物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2022-01-28 15,340
  • 刑法对放火罪的法律规定

    放火罪定义 本罪是指故意用放火焚烧公私财物的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十年以上徒刑的起刑点,为有人重伤、死亡和公私财产重大损失。 刑法对放火罪的法律规定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

    2022-03-08 15,340
  • 放火罪一般有几年的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刑法条文] 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依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

    2022-08-01 15,340
  • 法律规定的放火犯罪量刑标准

    本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私建筑物或者是其他公私财物。实施的对象包括工厂、矿山、油田、港口、仓库、住宅、森林、农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物。这里所说的其他公私财物是指上述公私财物以外

    2022-08-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01:17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隐名股东,就是投资人使用别人的名义持有而自身享有权利的公司股份,隐名股东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确认其显名股东的身份,实际上,其承担对公司的投资责任。 虽然我国法律没有禁止隐名股东,但是隐名股东存在明显的法律风险,如下: 法律不保护其投资利益;

    806 2022.04.17
  •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有什么 00:59
    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有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隐名股东和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代持股协议合法有效,除非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事由。但是,就算代持股协议合法有效,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仍然存在,比如名义股东与隐名股东可能会就股权权属产生争议;名义股东未经

    858 2022.04.17
  • 换押的法律规定 01:04
    换押的法律规定

    换押的法律规定,具体如下:1、凡对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变更刑事诉讼程序的,都应该办理换押手续;2、看守所办理换押手续或者收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当在接收机关或者送押机关的《提讯证》或者《提解证》上加盖公章,并注明法定办案起止期限

    2,341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