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交通事故拒不出院怎么算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拒不出院怎么算诉讼时效

2022-11-03 18:5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安徽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1-03回复

专业分析: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的诉讼时效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的诉讼时效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的诉讼时效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律师普法更多>>
  •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的诉讼时效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1.03.04 57
  •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如何去计算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如何去计算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的诉讼时效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1.03.01 55
  • 事故拒不出院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事故拒不出院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中对方拒不出院的,对于损害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则应当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因为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1.04.29 53
专业问答更多>>
  •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怎么算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为交通事故发生之日。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

    2022-06-22 15,340
  •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怎么计算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为交通事故发生之日。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

    2022-05-16 15,340
  •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如何计算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的诉讼时效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2-05-15 15,340
  •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如何去计算诉讼时效

    交通事故对方拒不出院的诉讼时效从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2-07-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交通事故诉讼时效怎么算 01:25
    交通事故诉讼时效怎么算

    交通事故中发生财产损害的,其诉讼时效应当自受害人收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且确定财产损失的具体金额之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为三年。交通事故中发生人身损害的,其诉讼时效应当自受害人收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且治疗终结之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为一年。

    882 2022.04.15
  •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01:04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发生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需要根据交通事故诉讼的诉讼请求事项进行判断,如果交通事故诉讼的诉讼请求涉及人身伤害赔偿的,其诉讼时效为一年;如果交通事故诉讼的诉讼请求不涉及人身伤害赔偿,而只涉及财产赔偿请求时,其诉讼时效为三年。因为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

    2,745 2022.04.17
  • 交通事故拒赔怎么办 00:52
    交通事故拒赔怎么办

    交通事故拒赔这么办:交通事故是当事人由于不按交通法规和其他交通安全规定行车或者走路,致使事故发生。如酒后开车、非驾驶人员开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违章装载、超员、疲劳驾驶、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等原因造成的。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

    953 2022.05.11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