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贷资金套取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家公司想要获得银行贷款或其他方面的信贷资助,但是正常情况下银行不会提供这样的资助。为了达到目的,公司开始捏造一份项目合同并提交给银行,以期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 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这种行为构成套取信贷资金并高利转贷罪。对于这种犯罪行为,如果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金。如果单位犯有此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对套取信贷资金高利转贷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看你怎么理解信贷。狭义上的信贷仅指银行贷款,广义上信贷同“信用”通用。银行等金融机构抵押贷款也是属于信贷。从金融机构以房屋抵押贷款用于民间高利借贷的行为,属于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高利转贷罪。
套取国家补贴资金会构成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
套取公积金公积金贷款的行为有哪些
套取公积金贷款的行为有:以购买本省、外省二手房或商品房的名义,提供虚假购房材料和其他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积金;以归还商业性住房贷款的名义,提供虚假贷款合同、关系证明或还款明细骗取公积金等。
2021.03.19 105 -
套取信用卡资金违法吗
违法。 根据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虚开价格、现金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罚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处罚。
2020.01.27 339 -
什么叫套取扶贫资金
国家扶贫资金一分钱都不能去套取,只要套取,就是犯罪。只要够千元,就要治罪。刑法中没有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罪,骗取国家资金涉嫌诈骗,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如下: 1、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
2024.05.25 36
-
抵押贷款算套取信贷资金吗
看你怎么理解信贷。狭义上的信贷仅指银行贷款,广义上信贷同“信用”通用。银行等金融机构抵押贷款也是属于信贷。从金融机构以房屋抵押贷款用于民间高利借贷的行为,属于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
2021-12-15 15,340 -
违规套取资金有哪些违纪行为
套取资金,涉嫌多种违纪行为,甚至涉嫌犯罪。其中又分为单位行为违纪(或涉嫌犯罪)和个人行为违纪(或涉嫌犯罪),又分为直接责任人员违纪(或涉嫌犯罪)和单位领导违纪(或涉嫌犯罪)等,要根据具体违纪(或涉嫌犯
2022-11-27 15,340 -
企业改制套取社保资金行为是哪些样的
是加强社保资金的财务监管;三是加强社保资金的审计监管。通过自查,林业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使用合理,没有出现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套取、骗取社保资金的行为。
2022-07-29 15,340 -
民法典虚假合同为什么要套取资金
套取资金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诈骗罪,可以报警,依法追究涉案人员刑事责任。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
2023-07-16 15,340
-
01:56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
61,465 2022.09.05 -
01:22
银行卡套现属于什么罪银行卡套现属于非法经营罪。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通过ATM或银行柜台等正规渠道提取现金,而是通过一些非法中介机构以虚假消费的名义,采用套现的方式恶意透支,取得现金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以涉案金额大小认定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银行卡套现的判刑
5,363 2022.10.12 -
01:24
什么是专利侵权行为专利侵权行为指的是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或假冒他人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侵权行为有:1、行为人故意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2、行为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3、行为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
1,68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