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危害行为是什么

危害行为是什么

2022-08-23 08:5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辽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23回复

专业分析:

危害行为,是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按照递进式体系理论,危害行为是构成要件的该当性或犯罪客观方面最核心的要素。规定的危害社会犯罪行为分为作为与不作为两种基本形式。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的危害行为,即指由行为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活动,根据《刑法学通论》。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吴国公律师

广东集智求强律师事务所

危害行为是指在行为人的意志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行为,是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危害行为是犯罪客观方面的最核心要件。

李国镇律师

广东商合律师事务所

危害行为属于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危害行为一般是指,行为人的意志和意识能支配危害社会的身体举止。和行为一样,危害行为属于表现于外,是会影响客观世界的身体活动。危害行为的主观内在特征是人的意识和人的意志。

律师普法更多>>
  • 危害行为是什么
    危害行为是什么

    危害行为指行为人在其意识和意志的支配下实施的对社会有危害,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它是行为人主观意识和意志的客观表现, 是一切犯罪的必备要件,在整个犯罪构成各个要件中居于核心地位。

    2020.09.06 208
  • 什么是危害行为啊
    什么是危害行为啊

    危害行为,属于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一般是指,行为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着的危害社会的身体举止。行为和危害行为一样,都是表现于外,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身体活动。危害行为的身体活动既包含举动,也包含静止。危害行为的主观内在特征是人的意识和意志。

    2020.08.31 231
  • 是什么危害性行为
    是什么危害性行为

    危害行为是指在行为人的意志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犯罪行为分为作为与不作为两种基本形式。作为是人的身体的积极动作,是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

    2020.04.09 119
专业问答更多>>
  • 什么是行政不作为的危害?

    1、行政不作为直接侵害了行政相对人、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由于行政不作为行为的隐蔽性,“行政不作为”现象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有不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的思想混日子;有的游手

    2021-07-08 15,340
  • 网络危害性行为是什么罪

    勒索敲诈加威胁,涉嫌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

    2022-08-06 15,340
  • 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什么

    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客观活动。刑法中的危害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无非两种基本形式,即作为和不作为。(一)作为作为,即积极的行为,是指以

    2022-03-01 15,340
  • 车辆超载行为的危害是什么

    车辆超负荷的危害:研究表明,汽车轴负荷超过标准负荷一倍时,行驶道路一次,标准车辆行驶沥青路面256次,行驶水泥混凝土路面65536次,而且认定负荷越大的车辆,超负荷对道路的破坏越严重,目前我国监视的车

    2021-10-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什么样的行为算故意伤害 01:12
    什么样的行为算故意伤害

    故意伤害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故意伤害罪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具体情况如下:1、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的方式,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既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 2、损害

    1,097 2022.05.11
  • 爆炸罪是危险犯还是行为犯 01:06
    爆炸罪是危险犯还是行为犯

    爆炸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爆炸行为,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1,668 2022.05.11
  • 什么是诈骗行为 01:09
    什么是诈骗行为

    诈骗行为是指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021年7月14日,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该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

    12,067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