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过限行为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过限行为

2023-10-10 14:0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0-10回复

专业分析:

共同犯罪过限行为的认定: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因为新的犯罪情境的出现而实施新的犯罪行为,如果各共同犯罪行为人对新的犯罪行为超出犯罪的共同故意,认定为共同犯罪的过限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因为新的犯罪情境的出现而实施新的犯罪行为,如果各共同犯罪行为人对新的犯罪行为超出犯罪的共同故意,认定为共同犯罪的过限行为。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共同犯罪是相对于单独犯罪而言的,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即为共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是:必须二人以上、必须有共同故意、必须有共同行为,三者必须同时具备。

律师普法更多>>
  • 共同犯罪中过限行为如何定罪
    共同犯罪中过限行为如何定罪

    共同犯罪中过限行为按照过限行为人的行为定罪量刑;共同犯罪中过限行为是指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因为新的犯罪情境的出现而实施新的犯罪行为,各共同犯罪行为人对新的犯罪行为超出犯罪的共同故意的。

    2020.04.12 110
  • 怎样认定共同犯罪的过限行为
    怎样认定共同犯罪的过限行为

    在共同犯罪过程中,由于新的犯罪情境出现,行为人实施了新的犯罪行为,如果各共同犯罪行为人对新的犯罪行为超出犯罪的共同故意,认定为共同犯罪的过限行为。

    2020.06.18 83
  • 共同犯罪怎样认定过限行为
    共同犯罪怎样认定过限行为

    共同犯罪过限行为的认定: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因为新的犯罪情境的出现而实施新的犯罪行为,如果各共同犯罪行为人对新的犯罪行为超出犯罪的共同故意,认定为共同犯罪的过限行为。

    2020.05.13 98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行为

    共同犯罪中经常会出现主犯和从犯。主犯在整个犯罪活动中起到主要作用和领导作用,那么对他的处罚会重一些,会按照所有的参与犯罪的人进行处罚。从犯在整个犯罪活动中起到次要和辅助性的作用,对他的处罚相对于主犯来

    2022-05-30 15,340
  • 共同犯罪行为如何认定的

    (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2)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3)起主要作用,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而且其行为是犯

    2022-11-08 15,340
  •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行为?

    (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2)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3)起主要作用,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而且其行为是犯

    2022-05-19 15,340
  • 共同犯罪行为如何认定

    (一)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二)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三)起主要作用,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而且其行为是犯

    2022-05-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共同犯罪的认定 01:22
    共同犯罪的认定

    构成共同犯罪,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首先,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实行犯罪行为,并且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 第二,共同犯罪人在主观上必须都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这个意思是指,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犯

    2,449 2022.04.15
  • 犯重婚罪是如何认定的 01:07
    犯重婚罪是如何认定的

    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下面四个要件,就构成了重婚罪: 第一,犯罪嫌疑人属于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具体包括两类:一是明知道他人有配有,虽然自己未婚,仍然与他人结婚的;二是自己已经结婚并且没有离婚,却仍然与他人再次结婚的

    5,854 2022.04.15
  • 教唆犯罪如何认定 01:20
    教唆犯罪如何认定

    教唆犯,是指行为人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使其按照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行为。在教唆犯罪中,教唆人一般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 教唆犯罪应从以下

    366 2022.10.28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