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诈骗与借贷行为的认定

诈骗与借贷行为的认定

2021-03-20 09:2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03-20回复

专业分析: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诈称已经还款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区分民间借贷与诈骗行为的方式是二者主观意图上不同,民间借贷行为的借款人没有将借款据为己有的意图,有明确的还款目的及还款行为;诈骗行为人主观上就是想将钱款占为己有,自始至终就没有还款目的。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诈骗罪与借贷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获取款项是否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民间借贷一般发生于有信任基础的双方之间,获取款项后需在一定时限内予以归还,否则出借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还款。而诈骗罪通常发生于认识不久的双方之间,采取欺骗手段获得款项,且根本不打算偿还款项,即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律师普法更多>>
  • 诈骗罪与借贷行为如何区分
    诈骗罪与借贷行为如何区分

    诈骗罪与借贷行为两者的区别在于获取款项是否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民间借贷一般发生于有信任基础的双方之间,获取款项后需在一定时限内予以归还,否则出借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还款。 而诈骗罪通常发生于认识不久的双方之间,采取欺骗手段获得款项,

    2020.06.29 111
  • 贷款行为与诈骗罪
    贷款行为与诈骗罪

    贷款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是贷款,而骗取贷款罪的犯罪对象除了贷款,还包括票据承诺、信用证、保函等金融票证。其次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骗取贷款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2020.09.06 253
  • 如何区分民间借贷与诈骗行为
    如何区分民间借贷与诈骗行为

    区分民间借贷与诈骗行为的方式是二者主观意图上不同,民间借贷行为的借款人没有将借款据为己有的意图,有明确的还款目的及还款行为;诈骗行为人主观上就是想将钱款占为己有,自始至终就没有还款目的。

    2021.01.26 161
专业问答更多>>
  • 借贷行为与诈骗行为的关系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

    2021-03-20 15,340
  • 诈骗与借贷行为的联系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

    2022-05-20 15,340
  • 借贷合同诈骗行为如何认定

    借款合同欺诈行为的认定:当事人实施欺诈行为,使对方违反真实意思订立合同,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属于欺诈。对欺诈合同,被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

    2021-11-25 15,340
  • 诈骗与借贷行为的概念分析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

    2022-07-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车贷怎样被认定诈骗 01:01
    车贷怎样被认定诈骗

    车贷合同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诈骗: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

    578 2022.07.02
  • 认定为诈骗罪的四个特征 01:26
    认定为诈骗罪的四个特征

    认定诈骗罪的四个特征有: 1、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他人财物所有权,该罪的侵犯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者个人的财物,不含行为人骗取其他非法的利益; 2、诈骗罪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行为人采用捏造事实或掩盖事实真相的方式,骗取金额较大的他人财物

    2,500 2022.04.17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2,939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