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涉外民事案件起诉时效如何规定

涉外民事案件起诉时效如何规定

2022-08-31 09:0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天津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31回复

专业分析: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若干意见》第195条规定: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确定。2.《》第二百五十九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涉外民事诉讼,适用本编规定。本编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其他有关规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赵丽律师

北京安嘉律师事务所

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规定是这样的:行为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民事案件没有追诉时效,只有诉讼时效。民事案件诉讼时效的确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律师普法更多>>
  • 涉外刑事案件有何规定
    涉外刑事案件有何规定

    办理涉外刑事案件执行期间的相关规定: 1、涉外刑事案件执行期间,司法机关羁押外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期间可以适当延长。 2、对于联系司法协助事宜所用时间,应从法定期间中扣除或另行规定时间。

    2020.08.03 81
  •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如何规定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如何规定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规定是: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十五年等。

    2020.03.17 83
  • 涉外民事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涉外民事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涉外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0.12.27 153
专业问答更多>>
  • 涉外民事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若干意见》第195条规定: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确定。2.《》第二百五十九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涉外

    2022-08-31 15,340
  • 涉外民事案件法律如何规定

    1、被告在中国领域没有住所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案件的管辖权。2、涉外合同或涉外财产权益纠纷可由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3、应当受到诉讼的管辖。4、独家管辖权。《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明确规定

    2022-01-04 15,340
  • 涉外民事诉讼时效规定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若干意见》第195条规定: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诉讼时效,依冲突规范确定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准据法确定。2.《》第二百五十九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涉外

    2022-08-25 15,340
  • 涉外民事案件如何确定管辖

    涉外民事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4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或者当事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的

    2022-03-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刑事案件撤销案件规定 01:02
    刑事案件撤销案件规定

    刑事案件撤销案件规定,具体如下: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已经侦查的案件,因为存在法定的情形而依法予以撤销,终止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具体情况是:1、情节显著

    3,751 2022.05.11
  • 外地欠款如何起诉 00:52
    外地欠款如何起诉

    外地欠款起诉的流程:可以向被告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起诉书和有关证据材料,按照被告人数提交起诉书和证据副本。经过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立即受理,并办理相关立案手续;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七日内将驳回裁定书送达原告。

    1,488 2022.05.11
  • 民事诉讼时效几年 01:26
    民事诉讼时效几年

    民法上的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的,期间届满之后,法律就赋予了义务人相应的抗辩权利。诉讼时效期满后,义务人可以根据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对权利人发出抗辩,拒绝履行相应的给付义务。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将民法

    1,607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