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怎样认定行政诉讼中诉讼过程中的利害关系

怎样认定行政诉讼中诉讼过程中的利害关系

2023-09-26 11:4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广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9-26回复

专业分析:

1.行政诉讼法中的“利害关系”应当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存在一项法律赋予和保护的权利或利益;二是该权利或利益归属于原告个人;三是该权利或利益可能受到了被诉行政行为的侵害;四是该权利或利益具有通过所提诉讼予以救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权利救济应当遵循“比例原则”。当事人的权利可以通过设定民事义务或者通过解决相关规划问题予以解决的情况下,不应将涉案房屋所有权不加区分的全部撤销。救济途径应当恰如其分,不能过犹不及。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行政诉讼法中的“利害关系”应当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存在一项法律赋予和保护的权利或利益; 二是该权利或利益归属于原告个人; 三是该权利或利益可能受到了被诉行政行为的侵害; 四是该权利或利益具有通过所提诉讼予以救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行政诉讼中的有利害关系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会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影响。具体行政行为可能会损害其人身或者财产的合法权益,或者给其增加不应有的义务。

律师普法更多>>
  • 行政诉讼中如何认定利害关系
    行政诉讼中如何认定利害关系

    行政诉讼中,认定有利害关系的办法: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或者其权利义务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影响,或者受到案件处理结果的影响的,可认定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

    2020.07.02 175
  • 如何认定行政诉讼中的利害关系人
    如何认定行政诉讼中的利害关系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一)被诉的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 (二)在行政复议等行政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 (三)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 (四)撤销或

    2022.09.03 431
  • 行政诉讼中如何认定有利害关系?
    行政诉讼中如何认定有利害关系?

    法律上利害关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与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的一种因果关系。“只要个人或者组织受到行政行为的实际的不利影响”,只要这种影响通过民事诉讼得不到救济,就应该考虑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作以下理解:个人或者

    2022.09.03 319
专业问答更多>>
  • 行政诉讼的利害关系怎样认定

    1、在行政诉讼中,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会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影响,可认定与该行为之间具有利害关系。即具体行政行为可能会损害其人身或者财产的合法权益,或者给其增加不应有的义务。 2、法律依

    2022-11-11 15,340
  • 怎样判断行政诉讼中利害关系关系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第四十一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认定原告主体资格的关键是原告认为与被告的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利害关系。如

    2021-10-29 15,340
  • 怎样判断行政诉讼中的利害关系

    1、行政诉讼法中的利害关系应当包括四个含义:一是有法律赋予和保护的权利或者利益;二是权利或者利益属于原告个人;第三,权利或者利益可能受到被诉行政行为的侵害;第四,权利或者利益有通过所提起诉讼救济的可能

    2021-10-29 15,340
  • 行政诉讼中怎么认定是否为利害关系

    法律利益关系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与行政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要个人或组织受到行政行为的实际不利影响,只要通过民事诉讼得不到救济,就应考虑通过行政诉讼解决。法律利害关系可以理解为:个人或组

    2021-11-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行政诉讼流程怎么走 00:57
    行政诉讼流程怎么走

    行政诉讼流程为: 1、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被告在规定日期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2、法院对符合起诉条件、在受案范围内的案件予以立案受理,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

    3,937 2022.04.15
  • 履行中的合同诉讼期限怎么确定 01:43
    履行中的合同诉讼期限怎么确定

    诉讼时效,是一种法律制度,它规定的是确认法律文书和法律事实发生或消失法律效力的时间范围。设定诉讼时效,不是保护债务人,而是促使债权人积极、主动行使债权,从而确保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害。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民事案件千差万别,因此,具体到各个案件,

    1,072 2022.04.17
  • 诉讼时效的中断 00:53
    诉讼时效的中断

    一般来说,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则依照其规定。此外,最长的权利保护期间为二十年。但是,如果发生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就会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具体地来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对诉讼时效

    4,734 2022.04.18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