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如何确定诈骗罪的构成条件

如何确定诈骗罪的构成条件

2021-10-22 02:4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0-22回复

专业分析:

犯罪的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权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贷款。根据本法,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地表现为用欺诈方法欺骗金额大的公私财产。首先,行为者实施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形式上包括两种,一种是虚构事实,另一种是隐瞒真相,实质上是使受害者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情况下,受害者有错误的认识,处分行为者希望的财产,无论是虚构的还是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和将来的事实,只要有上述内容,就是欺诈行为。如果诈骗内容不是让他们做财产处理,算不算诈骗罪诈骗行为。诈骗行为要达到让普通人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夸大自己卖出的商品,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这种情况算不算诈骗行为。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根据本法第300条的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利用迷信骗取财产是欺诈罪的论处。诈骗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诈骗行为造成的;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诈骗行为的成立。诈骗行为与对方处置财产之间,需要经纪人对方的过错认识;如果对方以诈骗行为产生过错认识而不处置财产,是否构成诈骗罪。诈骗行为对方只要求有权处置财产或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产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陈述,提出虚假证据,让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得财产的行为,称为诉讼诈骗,成立诈骗罪。成立欺诈罪要求受害者陷入错误认识后进行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和处分意识。这样的要求是区分欺诈罪和盗窃罪。处置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产,行为人拾取该财产的,也应以欺诈罪论处。但是在自动售货机上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欺诈行为使受害者处分财产后,行为者获得财产,损害受害者的财产,根据本条的规定,欺诈公私财产金额大的,构成犯罪。根据司法解释,诈骗罪的金额很大,以2000元为起点。但这并不意味着诈骗未遂,不构成犯罪。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需要研究的是,行为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财物,但同时支付了相当价值的物品时,是否成立诈骗罪有人认为诈骗罪所造成的损害是指被害人整体财产的减少,故上述行为不成立诈骗罪;有人认为是被害人个别财产的丧失,故上述行为仍然成立诈骗罪;还有人认为诈骗罪是对信义诚实的侵害,不要求发生财产损害。我们认为,诈骗罪是对个别财产的犯罪,而不是对整体财产的犯罪。受害人因被诈骗3万元人民币购买3万元的物品,整个财产没有受到损害,但从个别财产来看,如果没有行为人的诈骗,受害人就不会花3万元购买这个物品,花3万元是个别财产的损害。因此,使用欺诈手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骗取财物的,即使支付了相当价值的物品,也应认定为诈骗罪。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根据本法第2l0条的有关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门退税,抵扣税款的甚他发票的,成立诈骗罪。(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新仕律师

广东连越(深圳)律师事务所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诈骗罪的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罪;诈骗罪的主观要件,诈骗罪是故意犯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产的目的;诈骗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诈骗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欺诈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产。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犯罪行为符合以下要件的,可确定构成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律师普法更多>>
  • 构成诈骗罪如何确定的呢
    构成诈骗罪如何确定的呢

    1、诈骗罪的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诈骗罪的主观要件。诈骗罪是故意犯罪,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3、诈骗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

    2020.10.17 130
  • 如何构成诈骗条件
    如何构成诈骗条件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诈骗罪的构成条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

    2020.05.29 107
  • 如何确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如何确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要素是:客体是国家有关的金融票证管理制度、银行以及信用卡的有关关系人的公私财物。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上只能由故

    2020.08.16 70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确定构成诈骗罪

    犯罪行为符合以下要件的,可确定构成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022-05-14 15,340
  • 如何确定保险诈骗罪的构成

    保险诈骗罪是如何认定的?(二)认定保险诈骗罪中涉及有关犯罪的问题。实施保险诈骗活动,故意以纵火、杀人、伤害、传播传染病、虐待、遗弃等行为方式制造财产损失、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的结果,骗取保险金的,

    2022-03-26 15,340
  • 如何确定合同诈骗罪构成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

    2022-05-19 15,340
  • 如何确定诈骗罪是否构成犯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

    2021-04-2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如何构成诈骗罪 01:09
    如何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

    592 2022.10.08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01:46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什么是诈骗罪?怎样量刑?诈骗罪的主客观要件是什么? 诈骗罪规定在我国《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

    5,441 2022.04.17
  • 网络诈骗罪构成条件是什么 01:02
    网络诈骗罪构成条件是什么

    网络诈骗罪构成条件: 1、客体要件主要表现为,行为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表现为行为人采用了欺骗的方式,骗取了数额较大的他人财物;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的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

    2,040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