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债权债务的继承范围怎么确定

债权债务的继承范围怎么确定

2023-02-24 08:2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宁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2-24回复

专业分析: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是被继承人的遗产和生前债务。继承人需要承担的被继承的债务范围是以被继承人的财产为限。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是以继承人实际继承的遗产价值为限进行确定的。根据法律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是被继承人的遗产和生前债务。继承人需要承担的被继承的债务范围是以被继承人的财产为限。

律师普法更多>>
  •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要怎么确定?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要怎么确定?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是被继承人的遗产和生前债务。继承人需要承担的被继承的债务范围是以被继承人的财产为限。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

    2021.02.01 141
  • 债权债务的继承范围如何确定?
    债权债务的继承范围如何确定?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是被继承人的遗产和生前债务。继承人需要承担的被继承的债务范围是以被继承人的财产为限。

    2021.01.02 129
  • 如何确定债权债务继承范围
    如何确定债权债务继承范围

    债权继承范围的确定可以按照遗产的法定继承分配。 1、被继承人的债权属于合法遗产之一,可以通过实现权利变成被继承人的合法财产后分配。债务继承范围的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人应当依法清偿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费和债务,缴纳的税费和

    2022.04.14 263
专业问答更多>>
  •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怎么确定

    被继承人债务,是指被继承人生前个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用于个人生活所欠下的债务。主要包括这样几类: 1、被继承人依照我国税收法规的规定应当缴纳的税款。 2、被继承人因合同之责欠下的债务。 3、被继承人

    2022-08-03 15,340
  •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要怎么确定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是被继承人的遗产和生前债务。继承人需要承担的被继承的债务范围是以被继承人的财产为限。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 《民法

    2022-10-14 15,340
  • 如何确认债权债务的继承范围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是被继承人的遗产和生前债务。继承人需要承担的被继承的债务范围是以被继承人的财产为限。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 《民法

    2022-12-06 15,340
  • 怎么确定继承人的债务范围

    被继承人债务,是指被继承人生前个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用于个人生活所欠下的债务。主要包括这样几类: 1、被继承人依照我国税收法规的规定应当缴纳的税款。 2、被继承人因合同之责欠下的债务。 3、被继承人

    2022-05-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01:21
    债权债务继承范围是如何确定的

    在继承过程中,不仅会涉及遗产的继承,还会涉及债权债务的继承。要确定债权债务的继承范围,首先要就债权债务这两个不同的权利义务做出区分。对于债务的继承,根据我国继承法以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继承人以实际继承的遗产为限度,继承被继承人的债务。换句话

    802 2022.04.17
  •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00:56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法定的第一顺序人有: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这里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这里所说的“兄弟姐妹”

    1,560 2022.04.17
  • 继承债权债务纠纷起诉书怎么写 00:59
    继承债权债务纠纷起诉书怎么写

    债务纠纷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民事原告在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为维护自身的民事权益,要求依法裁判时所提出的书面请求,可以参考以下格式写。 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2

    1,190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