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省直统筹和省直直属单位是同一个吗

省直统筹和省直直属单位是同一个吗

2022-10-31 05:2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31回复

专业分析:

是的,这是省直公积金调整为6个月的时候,一起要求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法院是属于省直单位。省直机关是指经省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分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检察院、法院等几类。法院和检察院根据组织法规定对同级人大负责,属于司法机关,不受政府管理。业务上相对独立。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省直机关是指经省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分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检察院、法院等几类。 市直单位,是指由市党委、市人大、市政府委任主要领导人的部、委、办、局等直属单位和直属部门,而有些单位就不是市直单位,如国税局、地税局等就不是市直单位。与市单位并列的还有省属单位等。

律师普法更多>>
  • 省考市直和省直地方和山东的区别
    省考市直和省直地方和山东的区别

    河南省考2017之前的笔试内容采用全省统一命题,不同岗位笔试题目设置一致。2019年在笔试方面有一个变化是针对不同级别的岗位进行了分类分级的具体变化。公告中明确指出:笔试实行分类分级考试办法。 对县级以上机关(单位)的职位和乡镇机关职位分别

    2020.11.19 258
  • 省直市的省直什么意思?
    省直市的省直什么意思?

    1、省直的定义 省直机关是指经省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分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众团体、检察院、法院等几类。

    2020.11.16 2,218
  • 直系亲属不能在一个单位吗
    直系亲属不能在一个单位吗

    劳动法没有规定直系亲属不能在同一家单位,只有公务员法有规定,这要看具体的情况。

    2020.07.03 4,290
专业问答更多>>
  • xx省直属单位与xx省市直属单位的关系

    积金分三种,因每个地方政策情况不一致,如想咨询细节可致电当地中直公积金管理中心,基本可以判断为第三种中直公积金、国管公积金:市管公积金。根据你提供的信息、中直公积金。你公积金所在城市会有这个部门

    2022-10-28 15,340
  • 四川省省直直属市划分

    4个直辖市上海天津重庆23个省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吉林省(省会长春)、辽宁省(省会)、江西省(省会南昌)、江苏省(省会南京)、山东省(省会济南)、安徽省(省会合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省(省会

    2022-02-09 15,340
  • 直系亲属可以在同一个单位上班吗

    如果是公务员直系亲属不能在同一单位,如果是私营企业就没有影响。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

    2021-12-17 15,340
  • 湖南省直和直属的公积金有什么区别?

    省直公积金和市公积金的区别1、买家不同省公积金一般是铁路公司,国家机关公司买的,一般企业买市公积金。省公积金直接交纳单位为**省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公积金的管理单位为**市公积金管理中心。2、可用地点不

    2021-10-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单位一直拖欠工资怎么办 01:06
    单位一直拖欠工资怎么办

    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投诉;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

    1,296 2022.04.17
  • 单位一直拖欠工资不发怎么办 01:00
    单位一直拖欠工资不发怎么办

    劳动局有专门的部门叫“劳动执法监察大队”,可以找这个部门投诉,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会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情况属实的,会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补偿金(25%拖欠工资额),必要时也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比如劳动

    1,078 2022.04.17
  • 单位买断一直没交社保该咋交 00:53
    单位买断一直没交社保该咋交

    单位买断一直没交社保的处理办法如下:买断工龄时没有缴纳社保,应当凭借相关文件找到相应企业或者企业主管部门要求补缴。如果实在不行,应当凭借有关档案材料向劳动监察部门、社保稽核部门反映并要求补缴社保,确保自己有一份社会保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4,778 2022.05.11
法律综合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