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集资和非法集资是一回事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只不过是在与一个是合法的,而另一个是不合法的罢了。他们都是为了公司的运营而来筹集资金,都是为了扩大生产。只不过犯罪终究是犯罪,我们在今后的经营中要记住,融资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的,并不需要去铤而走险。
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八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十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的;(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五)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团体、个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向社会公众发行有价证券。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
非法集资和合法集资的分别如下:非法集资是单位或个人未经依法程序批准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合法集资是公司、企业或团体个人按法律规定程序,向公众发行证券,或融资租赁、合资、合资等方式,筹集所需资金。
-
非吸和非法集资一样吗
非法吸收存款和非法集资不一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
2020.06.11 170 -
非法集资和非法集资诈骗区别
侵犯的客体不同。侵犯的对象不同。诈骗侵犯的对象是某一特定人或单位的公私财物;而集资诈骗侵犯的对象则是社会不特定公众或单位的资金。客观方面不同。诈骗数额不同。诈骗的数额一般都比集资诈骗的数额小,从而两罪的起刑点有较大的差异,诈骗的起刑点比集资
2020.12.20 213 -
集资和非法集资的区别是什么
集资与非法集资的主要区别是:单位或个人是否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 合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团体、个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通过向社会公众发行有价证券,或者利用融资租赁、联营、合资、企业集资等方式,在资金市场上筹集所需资
2021.03.01 219
-
非法集资和合法集资的区别是怎么回事?
合法集资与非法集资的区别在于是否经过有权机关批准,根据有关规定,合法集资主体仅限于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或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合法集资必须目的正当,主要用于企业的设立,扩大再生
2022-07-30 15,340 -
非法集资团伙如何追回集资资金
刑事案件的内容复杂,程序繁琐,需要经过立案侦查(公安局)、审查起诉(检察院)和审理判决(法院)三个阶段,建议你还是尽早委托律师介入
2022-03-31 15,340 -
合伙炒股是非法集资吗
你问我的问题“合伙炒股算非法集资吗”,为您查询的答案如下: 如果您和您的几个朋友,签订了协议,这就不算非法集资。
2022-07-07 15,340 -
合伙集资与非法集资的联系?
判断是不是非法集资,则要看该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是否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2022-07-30 15,340
-
01:04
集资诈骗和非法集资的区别集资诈骗和非法集资的区别:1、行为目的不同;2、行为方式不同;3、侵犯的客体不同。集资诈骗的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的目的,非法集资的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集资诈骗是使用诈骗方法,骗取公众财物;集资诈骗不要求必须使用诈
4,277 2022.05.11 -
00:56
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有什么区别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的区别:行为的目的不同;行为方式不尽相同;侵犯的客体不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具有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的目的;而非法集资行为人主观上则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通过非法吸收、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而用于营利活动,以牟取暴利。
2,040 2022.05.11 -
00:49
非法集资款项能追回吗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经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应由参与人自行承担损失,而不能要求有关部门代偿。投资人要回投资款,没有法律上的保障,因为不论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还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都不予
1,71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