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跟别人借条算不算诈骗

跟别人借条算不算诈骗

2022-08-17 10:1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辽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17回复

专业分析:

如果法院核实情况,判决对方欠你10万块钱的事实,将会判决对方归还欠款,如果对方拒不执行,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的执行局将会扣押对方财产,折现后支付你的欠款本息。 至于诈骗罪,对方给你欠条了,如果你按照诈骗罪起诉,恐怕并不是很好操作。 具体情况,你最好找一家律师事务所面谈下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当事人之间签订了借条一般不算诈骗,只有实施诈骗手段贷款人基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处分财产的,才算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有借条,实施诈骗手段贷款人基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处分财产的,算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别人借钱跑路算不算诈骗
    别人借钱跑路算不算诈骗

    别人借了我的钱跑路不一定构成诈骗罪。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时有自己的目的,使用欺诈手段,使贷款人基于错误的理解处分自己的财产,可能构成欺诈。如果只是借钱到期,属于民间借贷纠纷,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

    2022.04.17 445
  • 打了借条算不算诈骗
    打了借条算不算诈骗

    打了借条不算诈骗。借条是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通过正当合法途径出具的借条是合法有效的,债权人有权依据借条向债务人主张债权,不算诈骗。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诈骗的方式进行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0.10.23 137
  • 熟人骗借钱算不算诈骗
    熟人骗借钱算不算诈骗

    建议及时搜集证据,及时报警以挽回你的损失,对方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0.07.01 694
专业问答更多>>
  • 借款人跑了跟我们算不算诈骗

    能否构成欺诈罪,取决于具体情况。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欺诈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如果有证据证明借款人不打算偿还贷款,并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

    2021-12-20 15,340
  • 诈骗前写借条算不算诈骗

    这种情况可能是以借为骗的诈骗。欺诈手段多种多样,即使有借书也会成为犯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财产的行为。有些罪犯打着借款的招牌向别人借钱,其实是诈

    2021-10-22 15,340
  • 写借条算不算诈骗

    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即便是有借条也可以构成犯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

    2022-08-13 15,340
  • 别人借款写我名字算不算诈骗

    签订合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但可能构成欺诈。

    2021-12-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借钱不还拉黑了算诈骗么 01:23
    借钱不还拉黑了算诈骗么

    借钱不还拉黑了不算诈骗,因为借钱一开始是有归还的目的的,而诈骗一开始就没有归还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对于借款不还还拉黑的债务人,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还款。起诉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明对方借钱不还的相

    4,676 2022.04.17
  • 借钱用于赌博算诈骗吗 01:11
    借钱用于赌博算诈骗吗

    借钱用于赌博是否算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有可能构成诈骗罪,也有可能构成赌博罪。 需要看对方是否是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其一开始就不准备还钱,想骗钱的,则构成诈骗罪,如果不是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则只能按民事争议处理,受害人可以起诉对方

    1,670 2022.04.15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1,780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