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弹药、危险物质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弹药、危险物质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2022-01-18 18:3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青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1-18回复

专业分析:

1.《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枪支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枪支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本法所称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由此可见,刑法意义上的枪支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动力来源,即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群发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二是杀伤力,即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 3.你所购的虽然是仿真枪,与真枪存在区别,但其仍具备上述两特征,此枪支是以压缩气体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并且经鉴定对人体有致伤力。因此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依法应予惩处。 4.公民有义务协助公安机关的调查,程序正常。 5.如果情节较清可能会治安处罚,情节严重会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该款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下列两种情形依照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处罚: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1.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该款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此外,下列两种情形依照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处罚: (1)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 (2)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

律师普法更多>>
  •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持有、私藏军用枪支一支以上的二)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的三)非法持有、

    2020.11.08 259
  • 什么是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什么是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知道,针对犯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行为人,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又或者是管制;如果是情节严重的情况,那么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2022.04.12 427
  • 什么是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什么是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挪用、隐匿枪支弹药,拒不交出的行为就是所谓非法持有、藏匿枪支弹药罪。本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隐匿枪支的。所谓私藏,是指持有、藏匿枪支、弹药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

    2022.04.12 754
专业问答更多>>
法律短视频更多>>
  •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怎么判 01:08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怎么判

    根据《刑法》相关的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判刑标准为: 行为人违反了我国枪支的相关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导致情节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法配

    886 2022.04.17
  •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判几年 01:19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判几年

    行为人违反国家枪支的有关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导致情节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依法配备枪支的公务人员,通过非法手段将枪支出租或者出借的,按照前款的规定进行处

    1,379 2022.04.17
  •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能取保吗 01:26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能取保吗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可以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的一

    1,365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