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胎儿可以直接遗产么

胎儿可以直接遗产么

2021-11-10 17:2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澳门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1-10回复

专业分析:

胎儿可以继承遗产。 我国法律规定,遗产分割时应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立法的目的是保护胎儿出生后的生活,保护胎儿的继承利益。 胎儿出生时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法定继承处理。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胎儿能够继承遗产。但其未顺利出生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时,赋予胎儿可以继承遗产的民事权利能力。但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胎儿能够继承遗产。我国法律规定遗产分割时要保留胎儿的份额,但是胎儿只有出生后才能真正享有继承权。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律师普法更多>>
  • 胎儿可以继承吗,胎儿是否可以继承遗产
    胎儿可以继承吗,胎儿是否可以继承遗产

    我国法律规定遗产分割时要保留胎儿的份额,但是胎儿只有出生后才能真正享有继承权。

    2021.03.25 150
  • 胎儿可以继承遗产吗
    胎儿可以继承遗产吗

    胎儿可以继承遗产。 法律上明确规定,胎儿是能够继承遗产的,但是胎儿尚未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所以胎儿没有继承权,不过我国法律对胎儿实行特殊保护,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胎儿预留份的立法目的在于保护胎儿出生后不至于生活无着落,保

    2021.01.13 107
  • 胎儿可以继承遗产吗?
    胎儿可以继承遗产吗?

    胎儿可以继承遗产。根据相关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胎儿继承份额的保留,是指在分割遗产时,如果有胎儿(该胎儿出生后应属于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范围)的,应当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故

    2021.12.12 250
专业问答更多>>
  • 胎儿死胎遗产可以要吗

    民法典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胎儿也是享有继承权的。但是如果出生时便是死胎的,视为民事能力一开始就没存在过。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按法定继承办理。

    2022-05-28 15,340
  • 可以继承胎儿遗产吗

    只有等到胎儿活着出生成为婴儿时,他才具有权利能力,真正取得遗产。通常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由胎儿的母亲代为保管或行使权利。如果胎儿出生时是死体,则为该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仍然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由被继承人

    2022-05-29 15,340
  • 胎儿可以继承遗产吗?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予等对胎儿的利益保护时,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可以接受遗产或者遗赠。但是,如果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相应的遗产份额或遗赠份额由被继

    2022-05-30 15,340
  • 胎儿可不可以继承遗产

    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也就是当胎儿出生为活体时,不论是出生多久之后死亡,只要出生时为活体,胎儿视为有民事权利

    2022-05-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国内的公证遗嘱可以直接在香港办理遗产过户吗 01:32
    国内的公证遗嘱可以直接在香港办理遗产过户吗

    国内的公证遗嘱,在香港的效力问题,主要根据遗产的所在地不同,做出不同的区分。如果遗嘱涉及的财产位于内地的,这时候在国内办理的公证遗嘱,在香港也有效力,但是不能直接在香港过户。如果涉及的财产在香港的,在国内办理的公证遗嘱,要适用香港法律,也就

    1,622 2022.04.17
  • 身份证可以直接刷医保 00:59
    身份证可以直接刷医保

    身份证不可以当医保卡刷,只有医保卡才能刷卡就医。社会医疗保险卡,简称医疗保险卡或医保卡,是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专用卡,以个人身份证为识别码,储存记载着个人身份证号码、姓名、性别以及帐户金的拨付、消费情况等详细资料信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符合基本

    10,233 2022.05.11
  • 有借条可以直接起诉吗 01:00
    有借条可以直接起诉吗

    有借条可以起诉,但是不一定能胜诉。民间借贷纠纷,主张还款的债权人需要提供相关债权凭证,即借条。除此之外,还需要证明出借款项已实际支付给借款方,并提供回单凭证等证明。最好明确知悉借款方身份信息,以便于法院通知被告应诉,也便于后续判决生效后的执

    3,352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