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属于实施“安乐死”,为什么会被关在看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属于实施“安乐死”,为什么会被关在看

2022-10-01 11:2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内蒙古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01回复

专业分析:

目前我们国家未认可“安乐死”,涉嫌安乐死的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建议您来电咨询,我们将依据您的问题为您提供详细解答。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为人实施安乐死是犯罪行为。在中国,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虽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可能,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行为人帮助人实施安乐死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在我国,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虽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当然,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

律师普法更多>>
  • 为人实施安乐死是犯罪吗?
    为人实施安乐死是犯罪吗?

    为人实施安乐死是犯罪行为。在我国,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虽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当然,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

    2020.03.08 108
  • 引诱别人实施犯罪属于什么行为
    引诱别人实施犯罪属于什么行为

    引诱别人犯罪属于教唆行为。教唆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

    2020.04.14 284
  • 放任行为人实施自杀行为属于犯罪吗
    放任行为人实施自杀行为属于犯罪吗

    放任行为人实施自杀行为一般情况下不属于刑事犯罪,因为没有救助的义务,有义务的情形有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以及先行为引起的义务等。

    2020.04.08 149
专业问答更多>>
  • 犯罪嫌疑人被关押在看守所会见的是家属吗?

    犯罪嫌疑人被关押进看守所,在判决之前,只有辩护律师可以会见。按照法律规定,家属也可以探视,但需要经过办案机关的同意,在实践中,只要没有特别重大的事由,一般不会被批准。《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辩护律师可

    2022-05-10 15,340
  • 犯罪嫌疑人家属可以与被关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吗会判多久?

    一、为不影响案件侦破,我国法律规定,除了办案机关及律师,任何人不可以会见关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二、家属可以给看守所内的犯罪嫌疑人送内衣、毛衣及毛巾等必备日用品,并可每月存钱供其购买日用品。三、会判

    2022-03-22 15,340
  • 女犯罪嫌疑人为什么会被拘留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看守所应当配备女工作人员管理女性人犯,对于女性人犯,应该由女性的管理人员进行看押,而不是由男警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 第六条看守所设所长一人,副所长一至二人根据工作

    2022-07-15 15,340
  • 犯罪嫌疑人被关押在看守所,在看守所,家属可以会见吗

    犯罪嫌疑人被关押进看守所,在判决之前,只有辩护律师可以会见。按照法律规定,家属也可以探视,但需要经过办案机关的同意,在实践中,只要没有特别重大的事由,一般不会被批准。《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辩护律师可

    2022-03-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什么机关 00:54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什么机关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

    6,244 2022.05.11
  • 什么是安乐死 01:25
    什么是安乐死

    根据实践,安乐死是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中国的安乐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并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我国刑法

    19,736 2022.04.15
  • 公安机关对调查的恐怖活动嫌疑人约束措施 01:13
    公安机关对调查的恐怖活动嫌疑人约束措施

    公安机关对调查的恐怖嫌疑人的约束管制具体如下: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指定的处所;不得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从事特定的活动;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特定的场所;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定期向公安机

    9,442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