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共犯所谓的过失不构成共犯属于什么样的

共犯所谓的过失不构成共犯属于什么样的

2023-05-02 15:3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天津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5-02回复

专业分析: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李鹏律师

天津君申律师事务所

过失构成共犯,具体如下:都有共同的注意义务,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行为,导致结果的发生;主观上是过失,不影响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按照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过失犯罪是可以成立共同犯罪的,条件如下: 1、各行为人都有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共同注意义务。 2、数人实施或促成了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行为,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3、行为人在主观上都是过失。不论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或两种过失的竞合,均不影响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

律师普法更多>>
  • 什么是所谓的共同犯罪?
    什么是所谓的共同犯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了犯罪行为。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020.07.08 55
  • 过失犯罪能不能构成共犯
    过失犯罪能不能构成共犯

    过失犯罪不能构成共同犯罪。法律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020.02.20 232
  • 过失犯罪构成共犯吗?
    过失犯罪构成共犯吗?

    过失犯罪不构成共犯。因为《刑法》明确规定了,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020.05.15 76
专业问答更多>>
  • 所谓的过失犯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1、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过失犯罪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要求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

    2022-10-14 15,340
  • 共犯所谓过失是什么意思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2022-11-14 15,340
  • 过失不构成共犯什么意思

    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受共同犯罪的处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按照犯罪分别处罚。

    2021-12-09 15,340
  • 过失构成共犯的情形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2023-04-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什么 01:13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什么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是: 1、主体要件,行为人具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2、主观要件,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的心理状态; 3、客体要件,犯罪行为侵害的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4、客观要件,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

    2,104 2022.08.01
  •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都有哪些 01:18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都有哪些

    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三点: 1、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 2、客观要件。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联系、彼此配合

    6,573 2022.10.12
  •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01:11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在犯罪主体方面,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 4、在主观方面

    665 2022.07.02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