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借条的被撕毁意味什么

借条的被撕毁意味什么

2022-07-25 19:0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上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25回复

专业分析:

以下是借条的被撕毁意味什么的相关回答,请参考。 如果借条被撕毁一部分,仍然可以辨认真伪、各项内容都完整无缺、债权债务关系还没有偿还清楚,对方当事人也无异议,这样已被撕毁一部分的借条。还是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是面目全非、无法辨认真假的话,可以要求债务人重新写一张与实际债务金额相同的新借条。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如果被撕毁的借条经过拼贴后,能够证明双方间借款事实的完整性,而且被告对借条上其签名的真实性也予以认可,则该借条有效。对于借条等重要证据,应该好好保管,防止丢失。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如果被撕毁的借条经过拼贴后,能够证明双方间借款事实的完整性,而且被告对借条上其签名的真实性也予以认可,则该借条有效。对于借条等重要证据,应该好好保管,防止丢失。

律师普法更多>>
  • 2万借条被撕毁的复印件管用么
    2万借条被撕毁的复印件管用么

    2万借条被撕毁的复印件不管用。证据材料为复制件,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原件线索,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证,对方当事人又不予承认的,在诉讼中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020.01.18 81
  • 故意撕毁借据涉嫌什么罪
    故意撕毁借据涉嫌什么罪

    故意撕毁借据涉嫌故意破坏财产罪。目前,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5000元,如果达到5000元以上,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要求追究刑事责任。借据是记录当事人债权或者证明所有权的重要凭证。在民事上,属于证明权益关系的书证范畴。也是国家法律

    2022.04.15 148
  • 故意撕毁欠条是什么罪
    故意撕毁欠条是什么罪

    该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欠条是债务关系的证明,由于欠条本身是不具有价值的,但撕毁欠条的,目的是占有债务,所以撕毁欠条有可能构成抢夺罪、诈骗罪等刑事犯罪。

    2020.05.13 140
专业问答更多>>
  • 借条被别人撕毁怎么办

    1,可以让他重新写一个欠条,明确当时的借款数,你要保留好这个证据。 你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合同、邮件、手机短信、录音等),及时起诉要他还钱。 要看借条上面有没有还钱时间,若有,应在还钱时间到后2年内起

    2022-01-31 15,340
  • 撕毁借条构成什么罪

    故意撕毁借据涉嫌触犯故意破坏财产罪。目前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为5000元。达到5000元以上的,可以依法追究该人的刑事责任。一般来说,作为债权人,我们应该妥善保管借据。一旦出现类似情况,我们应该立即报警。

    2021-12-02 15,340
  • 借条被撕毁还有用吗

    借据被撕毁。如果借据内容无法识别,一般认为没有证据效力,当事人可以提供其他证据提起诉讼。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

    2021-12-20 15,340
  • 借条被对方撕毁了怎么办?

    1、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2、使用暴力撕碎他人借条,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 3、借条是记载当事人的债权或证明所有权的重要凭证,在民事上属于证明权益关系的书证范畴,也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法定的有价证券以外

    2022-06-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被撕的借条还有效吗 01:30
    被撕的借条还有效吗

    借条是证明双方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有力证据,债权人应当注意保存借条,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被撕掉的借条,如果被撕掉的只是不重要的部分,借条仍然能够显示债务人的名称、涉及的本金以及利率,这些债权债务合同主要内容的,该项借条仍然有效。如果借条

    502 2022.04.17
  • 作废的合同要撕毁吗 01:05
    作废的合同要撕毁吗

    作废的合同要撕毁。但是撕毁合同不是解除合同的方式,但从证据角度,合同撕毁后,一方不承认合同内容,主张合同内容的一份就有败诉风险。具体如下: 1、双方分别持有的合同都被撕毁,如未履行且一方拒不承认的,视为未签署过生效合同; 2、双方分别持有的

    1,516 2022.04.17
  • 放弃抚养权意味着什么 01:09
    放弃抚养权意味着什么

    放弃抚养权意味着离婚之后不能和子女一起生活。但是,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也就是说,父母离婚后,无论子女由哪一方直接抚养,其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这是处理父母与子女关系和子女抚养纠纷的基本原则。不直接抚养

    7,121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