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被执行主体上不追加的被执行主体是否影响被执行主体的追加资格认定

被执行主体上不追加的被执行主体是否影响被执行主体的追加资格认定

2022-01-20 10:1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广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1-20回复

专业分析:

在执行程序中,法院强制执行是以生效法律文书作为执行依据的,原则上,执行当事人也就只能是执行依据上明确指明的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但是,在执行程序开始后或进行中,若当事人发生变化,则需要由执行依据上指明的当事人的继受人来作为被执行主体,此时,就涉及被执行主体的追加。 被执行主体的追加条件 被执行主体追加的法律后果是被追加的被执行人与原被执行人共同承担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追加被执行主体后,原被执行主体履行民事义务的责任并未消除,而是与追加的被执行主体形成共同的被执行主体。被执行主体追加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时间要求:被执行主体追加必须发生在执行程序中。 原因要求:被执行主体追加的前提必须是被执行主体不能或者不能完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法定要求:追加的被执行主体必须是与原被执行人有权利义务的关联性。二者对履行法律义务是有法律明确规定的责任。 程序要求:被执行主体追加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追加。 被执行主体追加程序的启动 执行主体的追加是否需要申请执行人提出申请有的学者认为,追加被执行主体不应把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申请作为必要条件,法院都可以依法律程序予以追加。也有学者认为,应当依据民诉法自由处分的原则,把申请执行人提出申请作为追加执行主体的必要条件。 第一种观点更符合当前的执行工作情况:第一,有利于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的实现。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主体追加的情况往往由执行法院依职权才可以查明,申请人限于自身条件无从得知;第二,有利于维护公平诚信的经济秩序。被执行主体不履行法定义务,逃避债务,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法院理应对此进行惩治;第三,有利于维护生效裁判的权威性。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具有强制性,被执行主体应无条件的执行,在出现法定的追加情形而导致案件无法执行时,不能因为申请执行人不申请而使案件执行程序中止。 你现在可以做的是跟执行的法院协商怎么处理。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执行主体包括执行机关、执行当事人、执行参与人。 执行机关、执行参与人一般由法律规定,很少存在变更追加的问题。 对于执行当事人,执行承担存在两种情形: 1.当事人死亡: (1)债权人死亡,等待继承人,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2)债务人死亡,等待继承人,可以对遗产执行或者终结执行或者变更继承人为被执行人。 2.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 被执行主体为组织时,若 (1)终止,则执行权利义务承受人或者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2)合并、分立、名称变更,则执行变更后的组织。 (3)法人分支机构不能清偿债务时,则裁定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 (4)独资企业为无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无能力履行义务的,则裁定执行该独资企业主的其他财产。 (5)合伙企业,则追加该合伙组织的合伙人和参加该联营企业的法人为被执行人。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执行的主体也就是程序上的权利与义务的承担者,它包括执行组织、执行当事人、执行参与人和执行异议人。

律师普法更多>>
  • 强制执行追加被执行人
    强制执行追加被执行人

    在申请强制执行之后,发现被申请人存在以下情形的,可以追加相应的责任人为被执行人: 一、被执行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发生了分立、合并,由变更后的法人或组织为被执行人。 二、被执行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被撤销、注销、歇业的,变更和追加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

    2020.12.30 445
  • 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谁?
    行政执行的主体是谁?

    所谓执行的主体,是指行政执行案件中涉及到的享有诉讼上的权利、承担诉讼上的义务的主体。在由行政机关执行的时候,就是程序上的权利与义务的承担者。它包括执行组织、执行当事人、执行参与人和执行异议人。

    2020.08.18 109
  • 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资格
    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资格

    能够提出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有当事人和案外人。

    2020.03.24 259
专业问答更多>>
  • 股东被追加执行的主体不存在

    如果一审判决出来了无法上诉了二审无法处理了主体不存在了 办法只能是从新起诉起诉公司股东要求承担连带的还款责任以公司法为依据一审法院可以判决股东承担责任 因为一审已经出来结果所以一审无法变更诉讼主体了只

    2022-01-20 15,340
  • 执行主体追加股东

    执行主体的追加,主要是被执行人即义务人的追加,指在执行程序中,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被执行主体不能或不能完全履行义务,而将与被执行主体直接相关联的其他主体依法裁定增加为被执行主体,与原义务人共同承

    2022-01-26 15,340
  • 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是怎样的

    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人为无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无能力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独资企业业主的其他财产;被执行人为个人合伙组织或合伙型联营企业,无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

    2022-02-13 15,340
  • 如何理解民事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主体的变更、追加及执行程序

    在民事执行程序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需要被执行人以外的其他主体单独或共同承担。这就是所说的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被执行主体的追加虽然都发生在执行程

    2022-01-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执行追加配偶最新规定 01:44
    执行追加配偶最新规定

    执行追加配偶最新规定如下:执行不能直接追加配偶,作为被执行人。这是为了保障配偶一方的合法权益,因为在审理以夫妻一方名义举债的案件中,原则上应当传唤夫妻双方本人和案件其他当事人本人到庭,庭审中法院会对债权人主张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询问配偶

    9,712 2022.04.17
  • 行贿罪的主体是什么 01:12
    行贿罪的主体是什么

    行贿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也就是说,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行贿罪的主体。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即为年满16周岁。行贿罪的主体,指的是行贿罪的犯罪主体,也就是可以犯行贿罪的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所谓行

    1,444 2022.04.15
  • 公司被执行,法人有什么影响 00:57
    公司被执行,法人有什么影响

    原则上公司被执行,是与法定代表人无关的,因为公司是独立法人,公司的债务和责任原则上由公司承担。如果法定代表人作为公司股东存在出资不实,抽逃出资,转移资产等行为,那么可以追究法定代表人的责任。例如有限公司在未实际进行清算就注销后,负有清算责任

    6,620 2022.04.12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