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行政处罚适用的时效一般多久

行政处罚适用的时效一般多久

2021-07-12 14:3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上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07-12回复

专业分析:

第一,在该违法行为发生后的两年内,对该违法行为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未发现这一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事实,在两年后,无论在何时发现了这一违法事实,对当时的违法行为人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时效的规定期限是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就开始计算的。“违法行为发生之日”是指违法行为完成或者停止之日。如,运输违禁品,在路途上用了五天时间,应当以最后一天将违禁品转交他人起开始计算追诉期限。 第三,对于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这里的“连续”状态是指违法行为人连续实施同一种违法行为,基于同一个违法故意,连续实施了数个独立的违法行为,这些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同一行政处罚规定。如某违法行为人连续多次出售损害人体健康的“豆猪肉”,这一行为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由于多次出售,这一违法行为就是处于“连续”状态的,对其追诉时效的计算,就要从最后一个违法行为实施完毕时计算,也就是从最后一次出售“豆猪肉”的时间计算,对这一连续性的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对于大多数行政处罚案件来说,追究时效为两年,同时也明确规定在行政处罚时效问题上“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考虑到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十分复杂,行政违法案件又千差万别,作出这样灵活的规定有利于行政处罚的有效执行。实践中,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时效问题作出了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公安机关没有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根据这一规定,对于违反有关治安管理方面的行政违法行为,追诉时效就应以六个月为限,不再执行两年的规定。在制定行政处罚法的过程中,关于处罚时效问题,是否规定,如何规定,各方面有许多不同意见。一些同志提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涉及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情况复杂,有些特殊的行政违法行为被发现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如:出售假种子的行为,必须要等到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能判断,短时间内对这一违法行为很难发现;又如对于一些违反工商管理、税务管理的行为,平时不易发现,经常是在进行大规模年检时才被揭露出来;再如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等行为,有的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发现。因此,行政处罚的时效如果规定的时间过短,有可能使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而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违法者逃避处罚,逍遥法外。因此,一些同志建议对行政处罚的时效不作规定,或者规定一个相对长一点的时间。时效,是行政处罚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行政处罚法是基本法律,应当规定时效。这是第一的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行政处罚的特点以及行政管理的多样性,行政处罚法将时效规定为两年,以适应行政管理的需要。对于民事主体来说,为了使得自己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需要了解一些法律常识,才能及时的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已经收到了侵害,此时,可以在按照规定,书写诉状之后,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请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二年。如果行政机关在二年内没有发现行政违法行为的,不能再给予行为人行政处罚;但是违法行为对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造成危害且有后果的,该时效延长至五年。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二年。如果行政机关在二年内没有发现行政违法行为的,不能再给予行为人行政处罚;但是违法行为对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造成危害且有后果的,该时效延长至五年。

律师普法更多>>
  •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和时效是多久?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和时效是多久?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二年,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原则上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若是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0.05.28 64
  •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什么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什么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两年内。如果行政机关在两年内未发现违法行为的,不能再给予行为人行政处罚;但是情况特殊的,该追究时效期限可延长至五年。

    2020.05.19 64
  •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什么?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什么?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两年。行政机关在两年内如果没有发现违法行为的,不能再对行为人进行行政处罚;但是违法行为如果已经给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造成危害的,则追究时效期间延长至五年。

    2020.07.16 83
专业问答更多>>
  •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多久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2年。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

    2022-05-27 15,340
  • 行政处罚的时效一般是多久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时效性是指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两年内未发现违法行为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

    2021-10-29 15,340
  •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什么

    1、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2年。 2、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前款规定的期限,从

    2022-06-23 15,340
  • 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什么?

    1、行政处罚适用的一般时效条件是2年。 2、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前款规定的期限,从

    2022-07-0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行政诉讼时效有多久 01:03
    行政诉讼时效有多久

    一般情况下,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为六个月,即行政诉讼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如果在提起行政诉讼前,行政诉讼当事人已经申请过行政复议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天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

    218 2022.05.18
  • 挪用公款一般判多久 00:49
    挪用公款一般判多久

    一般来说,首先,对于触犯挪用公款罪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次,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的情节严重的,则应当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数额巨大,并且不退还的,则对其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最后,如果行为人挪

    1,558 2022.04.17
  •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对象 01:04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行政处罚是触犯了行政法规规范的人,可能需要承担的,对于这些民事主体。如果是被责令需要承担相应的处罚,则需要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但是根据司法

    2,762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