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一开始通过xx转账算不算诈骗

一开始通过xx转账算不算诈骗

2022-10-19 20:3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19回复

专业分析:

通过xx转账这点线索,是不能认定为诈骗的。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符合上述条件即构成诈骗,你可以报案。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李鹏律师

天津君申律师事务所

自愿转账一般不属于诈骗。诈骗罪是指用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受害人基于错误的理解处分财产,因此行为人获得财产,导致受害人遭受财产损失。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通过手机银行转账诈骗有可能追回钱。当事人遭遇诈骗后,应当立即报警,提供证据帮助警方侦破案件。诈骗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对于诈骗所得的财产应当予以收缴。

律师普法更多>>
  • 转账超过多少算诈骗
    转账超过多少算诈骗

    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两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诈骗数额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

    2020.12.18 1,520
  • 自愿转账给一个人算不算是诈骗?
    自愿转账给一个人算不算是诈骗?

    自愿转账给他人不算诈骗,骗在法律上的定义是虚构或隐瞒事实,骗取钱财、非法占有。所有的诈骗罪在受害人给钱时都是主动给付的,只不过是被骗情况下的主动给付,以对方自愿给钱为由,并不能构成对诈骗罪的抗辩。

    2020.12.02 154
  • 网恋自愿转账算不算诈骗
    网恋自愿转账算不算诈骗

    网恋自愿转账可能有一定的诈骗事实,但未必构成诈骗罪。行为人因为网恋,基于对网恋对象的爱慕而自愿转账给对方,如果对方没有欺骗行为人,或者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欺骗或隐瞒,但目的并不是为了非法获得行为人的钱财,就不属于诈骗犯罪,而属于民法上的赠与,

    2022.07.02 1,204
专业问答更多>>
  • 转账超过多少算诈骗

    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两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

    2021-12-15 15,340
  • 自愿转账是不是算诈骗

    对方自愿转账如果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不算诈骗,如果是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致使对方转账的属于诈骗。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

    2022-07-03 15,340
  • 冒充别人给你转账算不算诈骗?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他人财物的属于诈骗,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法追查并予以处罚。 一、《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

    2022-03-27 15,340
  • 如果我转账给别人??算不算诈骗

    参考法条:中国《》第193条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数额较大的行为。贷款诈骗犯罪主体限于自然人,单位实施的即使以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贷

    2022-09-1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1,780 2022.04.17
  • 诈骗多少钱算诈骗罪 01:09
    诈骗多少钱算诈骗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金额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算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诈骗罪是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依法应被判处三

    1,513 2022.04.17
  • 什么算诈骗罪 01:21
    什么算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违法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适用欺骗方法,骗取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行为结构是:行为人有欺骗行为,对方产生或者维持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物,行为人取得财物,对方遭受财产损失。分析如下:1、欺骗对象包括财物和财产性利益。

    11,706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