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判几年?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判几年?

2022-10-03 11:4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03回复

专业分析: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莫满军律师

北京市尚权(深圳)律师事务所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和传播虚假事实,实施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权益造成了重大损失的行为。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对犯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的人应这样判:自然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其应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律师普法更多>>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判多久?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判多久?

    《刑法》没有规定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只规定了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05.09 58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怎么判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怎么判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的量刑处罚: 1、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相关人员按照法律规定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

    2020.10.06 62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如何判刑?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如何判刑?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法院一般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声誉的行为。这里的捏造,是指凭空编造、散布,是指以各种方式在公众中宣传、扩散其捏造的虚假事实。

    2020.02.15 67
专业问答更多>>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一般判几年?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022-09-29 15,340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怎么判

    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2022-10-02 15,340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判多久

    《刑法》没有规定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只规定了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

    2022-05-15 15,340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怎么判刑?

    一般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的判刑,是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2021-09-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损害商业信誉罪与诽谤罪的区别 01:15
    损害商业信誉罪与诽谤罪的区别

    损害商业信誉罪与诽谤罪的区别如下: 1、从所保护的客体看,诽谤罪所保护的客体即公民的名誉权,损害商业信誉罪所保护的客体包括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从犯罪主体看,诽谤罪的犯罪主体是自然人;损害商业信誉罪的犯罪主体包括自

    437 2022.10.08
  • 串通投标判几年 01:14
    串通投标判几年

    犯串通投标罪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串通投标罪是指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其他投标人的利益,情节严重的,或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2、串通投标有两种:

    549 2022.11.21
  • 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几年 01:08
    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几年

    如果犯罪嫌疑人,通过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自己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从而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就构成了侵犯商业秘密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 侵犯

    78 2022.05.18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