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是怎么划分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关于商标侵权的划分的规定了以下七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种类: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商标侵权行为责任的赔偿可按如下规则予以计算:一般情况下,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计算即可。若实际损失无法计算的,参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进行计算,若违法所得无法计算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计算。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商标被侵权的维权方法如下: 1、当事人协商; 2、向工商投诉、举报;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侵权责任的划分标准
侵权责任分为三类,分别是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以及公平责任。 过错责任指任何人因自身的过错而侵害他人权益时,应就所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无过错责任指根据法律明文规定,不论加害人是否具有过错,均须为其加害行为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公平责任
2021.04.21 208 -
侵权责任划分标准是什么
侵权责任划分标准是: 1、过错责任是指任何人因自身过错侵犯他人权益时,应当对损害承担侵权责任; 2、无过错责任是指根据法律明确规定,无论加害人是否有过错,都必须对其加害行为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3、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当事人对损害的发生无过
2022.06.17 836 -
怎么区分商标侵权和商标共存
商标共存是指在商业活动中,不同的主体基于商业目的,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或基于商业使用目的被核准注册的,相同或近似商标在相同法域内同时合法存在。商标侵权即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
2020.01.13 173
-
商标侵权怎么划分呢?
具备下述四个构成要件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侵权行为: 1.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指行为人实施了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行为; 2.必须有损害事实发生,即指行为人实施的销售假冒商标商品的行为造成
2022-07-22 15,340 -
商标侵权的行为划分
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所称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一)在同一种或者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 (二
2021-08-29 15,340 -
商标侵权间接侵权责任怎么划分?
间接商标侵权有主要责任人承担责任。 间接侵权是与直接侵权相比较而言的,是指以间接方式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并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行为人的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直接实施他人专利的侵权,但却
2022-05-26 15,340 -
商标侵权间接侵权责任怎么划分
间接商标侵权有主要责任人承担责任。 间接侵权是与直接侵权相比较而言的,是指以间接方式侵害他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并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行为人的行为本身并不构成直接实施他人专利的侵权,但却
2022-05-18 15,340
-
01:27
侵犯商标权怎么处理在我国,商标侵权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侵权行为。一旦发现商标侵权行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控告或者检举,如该侵权行为涉外将由上一级工商管理机关处理。如果被侵权人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被侵权人也可以
2,640 2022.04.17 -
01:24
侵犯商标权的刑事责任是什么侵犯商标权的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案情来确定。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第一,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没有经过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的情况下,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犯
1,270 2022.04.17 -
01:11
商标侵权应怎样惩处认定商标侵权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命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没收、毁掉侵权商品和主要用来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如果违法经营额超过五万元的,可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罚款,无违法经营额或违法经营额低于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
1,17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