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欺诈罪立案标准在我国是如何进行规定的?

欺诈罪立案标准在我国是如何进行规定的?

2023-10-01 01:3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0-01回复

专业分析: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动机和目的。即:犯罪人可以不讲任何理由,不具有任何前因,直接故意非法强索他人财物。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我国刑法没有规定欺诈罪这一罪名,规定的是诈骗罪,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刑法没有欺诈罪,只有诈骗罪。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该立案追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三千元至一万元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然后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律师普法更多>>
  • 欺诈罪如何认定立案标准
    欺诈罪如何认定立案标准

    欺诈罪立案标准,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才会立案追究刑事责任。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07.05 99
  • 我国刑法对欺诈发行股票罪的立案规定?
    我国刑法对欺诈发行股票罪的立案规定?

    欺诈发行股票罪的立案标准为: 1.发行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2.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者相关凭证、单据的; 3.利用募集的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 4.转移或者隐瞒所募集资金的等。

    2020.11.14 73
  • 占用耕地补偿标准在我国是如何进行规定的
    占用耕地补偿标准在我国是如何进行规定的

    占用耕地补偿标准在我国进行规定是: 1、土地补偿费一般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2、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3、对刚刚播种的农作物,按季产值的三分之一补偿

    2020.08.21 137
专业问答更多>>
  • 欺诈罪的立案标准在我国是怎样进行规定的?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动机和目的。即:犯罪人可以不讲任何理由,不具有任何前因,直接故意非法强索他人财物。

    2023-09-24 15,340
  • 欺诈发行股票罪立案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欺诈发行股票罪立案标准的规定: 1、行为人欺诈发行500万元以上股票的; 2、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相关凭证、单据的; 3、利用募集的资金从事违法活动的; 4、转移或隐瞒所募集资金的;

    2023-02-06 15,340
  • 欺诈发行股票罪立案标准是如何去规定的?

    欺诈发行股票罪立案标准规定为: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五条规定,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

    2023-09-11 15,340
  • 欺诈罪的立案标准是如何的

    1、一般诈骗罪 一般诈骗罪与盗窃罪相同,经济诈骗罪如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票据诈骗等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2、诈骗公私财物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

    2022-05-1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诈骗罪立案标准 01:44
    诈骗罪立案标准

    根据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条规及刑法相关规定,诈骗公有或私有财物达2千元以上的行为,属于诈骗金额较大,法院应予立案;如果涉嫌诈骗公有或私有财产金额较大的,则可以构成诈骗罪。 1、个人诈骗公有或私有财产达2千元以上,属于“金额较大”;个人诈骗

    151 2022.06.06
  • 法律规定受贿罪的立案标准 01:08
    法律规定受贿罪的立案标准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将会以受贿论处。行为人受贿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

    1,425 2022.04.17
  • 诈骗罪罪如何立案 01:19
    诈骗罪罪如何立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因此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而致使行为人取得财产从而被害人受到财

    826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