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脱逃罪该如何判刑

脱逃罪该如何判刑

2022-08-27 19:2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山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27回复

专业分析:

是依法被、关押的犯罪分子,为逃避或刑罚处罚,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行为人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摆脱了看管人员的控制,已经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的范围,摆脱了看守人员监视控制的,构成脱逃既遂,应当立案,处五年以下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百一十六条第一款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犯了脱逃罪既遂的判刑: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脱逃罪是依法被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为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其犯罪主体是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服刑的罪犯以及被依法逮捕、关押的未决犯。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脱逃罪应当这样判刑: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应当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涉嫌脱逃罪会如何判刑
    涉嫌脱逃罪会如何判刑

    脱逃罪是依法被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为逃避羁押或刑罚处罚,逃离监禁处所的行为。按中国刑法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根据刑法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9.19 102
  • 脱逃罪如何量刑
    脱逃罪如何量刑

    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行为。行为人摆脱了监管机关与监管人员的实力支配(控制)时,就是脱逃既遂。根据刑法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3.27 94
  • 如何判定脱逃罪
    如何判定脱逃罪

    脱逃罪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为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摆脱监护人的控制,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的范围,摆脱监护人的监控,构成既遂。被错抓、错判的人,不愿拘留或者劳改逃跑的,以逃犯罪论处。逃犯有重伤或者故意杀人的,从重罪处罚。多数人集

    2022.04.13 451
专业问答更多>>
  • 脱逃罪应该如何量刑

    一、量刑标准《》第316条第1款规定了脱逃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脱逃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二、如何正确认定脱逃罪(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二)客观要

    2022-08-25 15,340
  • 脱逃罪既遂是如何认定的,逃脱罪如何判刑?

    脱逃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脱逃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脱逃,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被执行社区矫

    2022-07-29 15,340
  • 临阵脱逃罪如何判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百二十四条规定:战时临阵脱逃的,处三年以下;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2022-08-25 15,340
  • 脱逃罪如何判处

    一、量刑标准《》第316条第1款规定了脱逃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脱逃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二、如何正确认定脱逃罪(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二)客观要

    2022-08-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脱逃罪认定标准 01:27
    脱逃罪认定标准

    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在受审、押解途中逃跑的,也属于脱逃行为。脱逃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是直接故意。脱逃包括暴力脱逃和非暴力脱逃,也包含单人脱逃和多人脱逃。但是无论哪种形式的脱逃,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1,457 2022.04.17
  • 人贩子该如何判刑 01:17
    人贩子该如何判刑

    根据法律相关规定,拐卖儿童或妇女的,一般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作处罚金处罚;但如果出现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将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犯罪人的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犯罪人的财产,具体情况如下:

    803 2022.04.17
  • 偷东西该如何判刑 01:28
    偷东西该如何判刑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占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盗窃罪的数额认定标准规定如下: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达到五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认定为“数额较大”;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达到五千

    3,220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