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水滴筹是不是合法的?

水滴筹是不是合法的?

2023-12-05 21:5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新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2-05回复

专业分析:

水滴筹隶属于水滴公司,虽然是商业公司在运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水滴筹是合法的,也是国内三大筹款平台之一,所以在其平台发起筹款相对是有保障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要按照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如果稍有差错有可能就导致取不出钱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六条,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水滴筹隶属于水滴公司,虽然是商业公司在运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水滴筹是合法的,也是国内三大筹款平台之一,所以在其平台发起筹款相对是有保障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要按照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如果稍有差错有可能就导致取不出钱来。

刘伟长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水滴筹是合法的,目前属于国内三大筹款平台之一,所以在其平台发起筹款相对是有保障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必须要按照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如果稍有差错有可能就导致取不出钱来。

律师普法更多>>
  • 水滴筹能报销吗
    水滴筹能报销吗

    水滴筹是一个公益的组织,针对大病进行筹集医疗费的,对住院治疗是不能报销的。

    2020.09.06 1,506
  • 水滴筹审核条件
    水滴筹审核条件

    水滴筹适用于已患病、无法加入互助且经济困难人群。申请筹款后,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进行实地审查,通过后即可发起筹款;捐款遵循自愿原则,是否成功具有不确定性,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全程托管并发放筹款。

    2020.12.12 595
  • 水滴筹捐款可以退吗
    水滴筹捐款可以退吗

    在水滴筹上捐款之后,你又不按照水滴筹上所说的进行治疗,那么这个钱一般情况下是不退还给捐款人的,只不过作为捐款人来说,他们会关心你这个病情的发展,他们会追问你要及时地作出回答,如果不做手术,你要告知捐款人不进行治疗的原因等等。

    2021.01.27 2,036
专业问答更多>>
  • 水滴筹审核条件

    水滴筹适用于已患病、无法加入互助且经济困难人群。申请筹款后,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进行实地审查,通过后即可发起筹款;捐款遵循自愿原则,是否成功具有不确定性,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全程托管并发放筹款。

    2021-12-28 15,340
  • 滴滴快车是不是违法的

    滴滴快车是合法的。按照《网上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申请从事网上预约出租车经营的,应当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其中,网上服务能力由企业注册地省级有关部门一次性认定,在全国有效。具有线上服务能力

    2021-10-28 15,340
  • 滴滴打车如何算是合法的

    合法。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其中,线上服务能力由企业注册地省级相关部门一次认定,全国有效。滴滴出行平台以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名义在

    2023-06-14 15,340
  • 滴滴打车是否合法?

    合法。 根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申请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其中,线上服务能力由企业注册地省级相关部门一次认定,全国有效。 滴滴出行平台以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名

    2023-11-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宅基地滴水纠纷处理办法 00:49
    宅基地滴水纠纷处理办法

    宅基地滴水纠纷处理办法如下:根据实际情况,宅基地滴水属于相邻权纠纷,如果双方当事人协商无效,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相关的责任。具体情况请自行按实际进行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

    5,025 2022.04.17
  • 委托讨债公司讨债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 00:27
    委托讨债公司讨债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

    委托讨债公司追讨欠款是不合法的。根据法律规定,取缔各类讨债公司,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办任何形式的讨债公司。对继续从事非法讨债活动,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要坚决依法惩处。追讨债务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民间借贷纠纷由被告住所地

    1,051 2022.05.11
  • 社保卡的统筹区是什么意思 01:02
    社保卡的统筹区是什么意思

    社保卡的统筹区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统一筹划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根据国发【1998】44号文件规定,原则上确定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市、州、盟)为统筹单位,达到一定人口数的县(市)也可以作为统筹单位。所有单位和职工都要按照属地原则

    7,821 2022.04.17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