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我国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规定具体是什么

我国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规定具体是什么

2022-07-20 15:3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西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20回复

专业分析: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二)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三)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我国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规定是: 1、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2、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3、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等。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我国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规定是: 1、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2、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3、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等。

律师普法更多>>
  • 我国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规定
    我国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规定

    我国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规定主要包括: 1、联络、煽动他人共同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2、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3、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等。

    2020.02.07 74
  • 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处罚规定是什么?
    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处罚规定是什么?

    《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既遂的处罚规定为:预备役人员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公民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拒绝、逃避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直

    2020.12.04 76
  • 战时拒绝征召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战时拒绝征召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标准: 1、预备役人员在战时没有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征召的; 2、以自伤、自残等方式,或通过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拒绝征召的; 3、与他人联络或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征召的; 4、存在其他情节严重情形的。

    2020.11.25 52
专业问答更多>>
  • 我国刑法对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规定:

    预备役人员在战争中拒绝,逃避招募和军事训练,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无正当理由被教育拒绝,逃避招募和军事训练的;(2)以暴力、威胁、欺诈等手段,或者以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招募或军事

    2021-10-09 15,340
  • 我国刑法对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立案规定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二)以暴力、威胁、欺骗等手段,或者采取自伤、自残等方式拒绝、逃避

    2022-05-15 15,340
  • 刑法中关于战时拒绝征召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第九十五条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案(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第一款)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无正当理由经教育仍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的;

    2022-06-25 15,340
  • 我国《刑法》对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立案规定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无正当理由拒绝军事征用3次以上的;(2)采取暴力、威胁、欺诈等手段拒绝军事征用的;(3)联系,煽动他人共同拒绝军事征用的;(4)拒绝重要军事征用

    2021-10-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构成要件 01:34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构成要件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指的是在战时兵役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时,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兵役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行为。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兵役管理活动秩序。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依法服兵役是

    1,009 2022.04.17
  •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00:56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10,425 2022.04.17
  • 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 00:48
    我国现行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

    中国现行宪法的制定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1954年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宪法,也是1954年的宪法,为我国宪法提供了基础。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

    5,143 2022.04.12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