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侵占父母的财产构成什么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私自侵占父母的财产可能构成盗窃罪。 父母与成年子女的财产是独立的。父母对其财产的所有权决定了其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只能通过被赠与或继承等合法途径获得父母的财产。 如果子女擅自将处于父母控制之下的财产占为己有的话,不仅是侵犯父母财产权的违法行为,在数额较大时(超过1000元)还会构成盗窃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私自侵占父母的财产可能构成盗窃罪。 父母与成年子女的财产是独立的。父母对其财产的所有权决定了其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子女只能通过被赠与或继承等合法途径获得父母的财产。 如果子女擅自将处于父母控制之下的财产占为己有的话,不仅是侵犯父母财产权的违法行为,在数额较大时(超过1000元)还会构成盗窃罪。
私自侵占父母的财产可能构成盗窃罪。父母与成年子女的财产是独立的,私自拿父母财产的,属于窃取财物的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侵占父母财产罪怎么构成
子女私自侵占父母的财产的行为将涉嫌构成盗窃罪。将面临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0.07.02 179 -
侵占父母的财产可能构成什么罪
侵占父母财产可能构成盗窃。 父母和成年子女的财产是独立的。父母对其财产的所有权决定了其占有、使用、收入和处分的权利。子女只能通过赠与或继承获得父母的财产。如果孩子擅自占有父母控制下的财产,不仅是侵犯父母财产权的违法行为,而且在数额较大时(超
2022.04.14 606 -
私自侵占老人财产的构成侵占罪吗
侵占老人存款,数额较大的,拒不退还的,涉嫌侵占罪。 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占他人财物,数额
2021.01.28 186
-
私自出售共同财产是否构成侵占罪
1.私自卖夫妻共同财产属于过错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不会被判刑。 2.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夫或妻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或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
2022-06-12 15,340 -
私自出售共同财产是否构成侵占罪?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而且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
2022-08-13 15,340 -
侵占别人的财产构成侵占罪吗
侵占别人财产,写欠条不构成侵占罪,债权人可以到法院起诉。欠条是个人或单位在欠款、欠物时写给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凭证性应用文。欠条今天也有人称作“白条”。欠条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为证明一方欠另一方财物而立
2022-10-09 15,340 -
侵占他人财产构成什么罪
构成侵占罪。侵占罪与盗窃罪同属侵犯财产罪,其主体都是一般主体。其区别主要表现在:盗窃罪是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在盗窃时,财物并不在行为人控制之下:而侵占罪则是行为人侵占物主委托管理的财物,其实施侵占
2022-02-14 15,340
-
01:34
构成侵占公司财产罪该怎么处罚侵占公司财产罪量刑处罚标准有以下三点: 1、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
5,864 2022.09.06 -
01:25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其主管、管理、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主体要件、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以及主观要件。 具体来说,在主体要件上,职务侵占罪的
2,957 2022.05.11 -
01:05
怎样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通过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将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首先,构成该罪的行为主体,应当是企业、公司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其次,行为的内容是,前述行为主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数额较大的本单位财物非
1,23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