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应对医疗事故的处置措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医疗机构内负责处理医疗纠纷的人员首先应认真听取患方的意见,对其提出的合理建议应尽量满足;对其提出的不能马上答复的问题应明确告知解决的方式和时间。 2、在接到患方提出的医疗事故方面的申诉后,医疗机构内负责处理医疗纠纷的人员应马上进行调查,对那些自己不能判断的医疗技术问题应尽快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初步鉴定。如鉴定结果不是医疗事故,应对患方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以期得到患方的谅解;如鉴定结果是医疗事故,则可组织调解,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赔偿患方的相关损失。 3、若患方对以上处理仍存异议,则可建议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或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诉讼。 4、对个别无理取闹、扰乱正常医疗秩序者,应及时请求公安机关予以解决。
医疗机构免责的情形主要有: 1、因不可抗力事件造成患者人身权益受损的; 2、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3、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4、医务人员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
医疗机构的医疗事故鉴定申请书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2、经治医护人员执业、注册证原件及复印件; 3、医方答辩; 4、医方代理委托书; 5、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6、住院患者的住院
2024.05.09 59 -
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措施有哪些
(一)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诊疗条件等,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二)开展全员培训。依据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使其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
2020.09.19 927 -
医疗机构设置审批
二级综合医院 住院床位总数100至499张。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
2024.05.16 52
-
医疗事故对医疗机构的处罚(医疗事故赔偿)
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第四十六条至第五十二条规定、第五十五、五十六条规定以及《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依法承担下列责任: (1)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患者或家属经济损失。各
2022-08-12 15,340 -
发生医疗事故应对措施
1、当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当事人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24小时内向医疗服务监控办公室或总值班汇报,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向监控委员会主要
2024-11-14 15,340 -
防止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在医疗机构的日常工作中,应当秉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为了有效防范医疗事故,除了设立医疗质量监控部门或人员、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技术
2024-12-25 15,340 -
医生在处理医疗事故时的法律应对措施
在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情况下,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医疗事故的等级和情节,对医疗机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许可证
2024-12-19 15,340
-
01:10
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医疗事故罪的构成要件为: 1、医疗事故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医疗机构的工作秩序,及就诊人的生命健康权;其主要犯罪对象为:生命健康安全正收到疾病折磨的病人; 2、医疗事故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医务工作人员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患者出现死亡、
2,358 2022.04.17 -
01:19
医疗事故罪的认定医疗事故罪所侵犯的客体是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医务工作的管理秩序。医疗事故罪的客观表现为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员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的身体健康行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法条中的两个“严重”:一、医务人员必须是严重不负责任,而一般意义上
848 2022.04.25 -
01:11
医疗事故投诉处理流程患方对医疗事故提起投诉的,可以向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提起投诉。如果双方能够就这一投诉自行协商解决的,可以自行解决。但医疗机构应当自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具协议书。当然,患方也可以选择书面申请卫生行
2,04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