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民间借贷中有借条的能否认定

民间借贷中有借条的能否认定

2022-10-18 16:0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四川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18回复

专业分析:

如果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民间借贷中有借条可以认定,借条作为借贷关系中重要的凭证,只要其签订的方式合法,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其内容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就可以作为认定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且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同时具备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

律师普法更多>>
  • 怎么认定民间借贷中的倒条
    怎么认定民间借贷中的倒条

    倒条是借贷双方结算前期借款本息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民间借贷中的到条所计算的前期利息如果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是有效的。

    2020.01.19 80
  • 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根据借条中写的借款期限有哪些规定
    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根据借条中写的借款期限有哪些规定

    可以。民间借贷是否约定借款期限,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一致的,可以不约定期限。

    2021.04.29 136
  • 没有借条的民间借贷法院如何认定
    没有借条的民间借贷法院如何认定

    虽然双方之间没有书面借款凭证,但是若双方在转账备注、微信聊天记录或者是其他证据中形成证据锁链,能够显示双方的借款合意,在没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情况下,法院可以认定借贷关系成立。

    2020.10.25 228
专业问答更多>>
  • 民间借贷中借条能否认定

    如原告仅根据借据、收据、借据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偿还贷款,被告应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对贷款关系的建立承担举证责任。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

    2021-12-02 15,340
  • 民间借贷中只有借条能否起诉

    借贷合同当事人既约定借款利息、又约定违约金的,如利息、违约金之和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司法实践中对于超过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且在债务人未提出抗辩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亦会主动进行审查。

    2022-08-22 15,340
  • 民间借贷有借条的能认定诈骗吗

    1、认定是否诈骗的关键,不是看是否有借条,而是看借款人的行为和相关综合情况。 2、在实践中,借款型诈骗犯罪和民间借贷纠纷的外观上很相似,都表现为借款人欠钱不还,而当借款人被指控为存在诈骗行为时,借款人

    2022-07-23 15,340
  • 签订借款合同能否认定是民间借贷

    需要看具体情况,如果签订合同知识作为其骗取财物的一种手段则涉嫌诈骗罪,如果仅仅是因为经济原因不能还款是不构成犯罪的。

    2022-10-0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民间借贷借条可以转让吗 01:32
    民间借贷借条可以转让吗

    转让借条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债权转让,在没有法律规定,或者双方当事人约定不能转让债权债务的情况下,债权人转让债权,只需要通知债务人就可以把债权转让给第三人。 但是要注意,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债权的转让要符合以下这些条件: 1、必须要有有效

    1,547 2022.04.17
  • 民间借贷是否合法 01:12
    民间借贷是否合法

    民间借贷只要与法律规定的条件相符合,即合法。 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行为,会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中,有约定要支付利息的,那么借款的利率必须要遵守规定。同时,民间借贷的利率,能适当的超过银行的利

    4,739 2022.05.11
  •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01:12
    哪些民间借贷是有效的

    有效的民间借贷有以下几种: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这是当事人了解和把握合同的发展状况及法律效果的基本条件;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应视具体情况而

    430 2022.09.2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