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债权人请求权有哪些含义?

债权人请求权有哪些含义?

2023-07-19 02:3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7-19回复

专业分析:

1、债权人请求权的意思是:债权人基于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例如债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不当利益等。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刘新旺律师

河南隆翔律师事务所

债权是指:债权人在债务关系中可以要求债务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债权和债务共同是构成债务的内容。债权与物权相对应,成为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债权请求权主要有: 1、合同之债请求权; 2、无因管理之债请求权; 3、不当得利之债请求权; 4、侵权之债请求权。 债权请求权指的是权利人基于债的关系而产生的、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债权请求权是民事权利之一。

律师普法更多>>
  • 债权请求权有哪些?
    债权请求权有哪些?

    债权请求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侵权之债请求权; 2、合同之债请求权; 3、无因管理之债请求权; 4、不当得利之债请求权。 债权请求权指的是权利人基于债的关系而产生的、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债权请求权是民事权利之一。

    2021.02.01 171
  • 债权请求权有哪些
    债权请求权有哪些

    债权请求权都包括以下内容: 1、合同之债请求权。 2、无因管理之债请求权。 3、不当得利之债请求权。 4、侵权之债请求权。

    2021.04.08 306
  • 债权基本含义有哪些
    债权基本含义有哪些

    债权的分类有合同之债、侵权行为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等。其基本含义是,要求债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债权人是依法享有债权的民事主体,债务人是履行一定义务的民事主体。

    2021.03.04 103
专业问答更多>>
  • 债权请求权包含哪些

    债权请求权主要有合同之债请求权、无因管理之债请求权、不当得利之债请求权、以及侵权之债请求权。债权请求权指的是权利人基于债的关系而产生的、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债权请求权是民事权利之一。

    2022-11-23 15,340
  • 债权债权的含义有哪些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因此债之关系本质上即为一司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债权和债务

    2021-07-24 15,340
  • 各债权请求权包含哪些

    债权请求权主要有合同之债请求权、无因管理之债请求权、不当得利之债请求权、以及侵权之债请求权。债权请求权指的是权利人基于债的关系而产生的、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债权请求权是民事权利之一。

    2022-11-23 15,340
  • 债权请求权有哪些,债权请求权范围有哪些

    债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基于债务关系,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在公权力非法侵犯私权的情况下,民事主体可以根据私权产生的请求权,主动要求公权力机关纠正违法行为。如果不能实现,将进一步提起诉讼。债权请求权

    2021-11-1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物权请求权是债权吗 01:18
    物权请求权是债权吗

    物权请求权不是债权。 物权请求权是指,当物权人的所有物被侵害或有可能遭受侵害时,物权人有权请求侵害人实施返还原物、恢复原状、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的行为。物权请求权是以物权为基础而产生的权利,主要包括返还原物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消

    1,894 2022.05.11
  • 专利权人的义务有哪些 01:14
    专利权人的义务有哪些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相关法律规定,专利权人必须遵循下面几点义务: 第一,专利权人应当充分公开发明内容。如果专利属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于权利要求的内容,而说明书及附图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如果专利是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

    2,359 2022.04.17
  • 债权人收债的方法有哪些 01:05
    债权人收债的方法有哪些

    债权人要回欠款的方法如下: 1、和解法。当事人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协商或者邀请第三人从中斡旋解决问题; 2、调解法。可以寻求当地调解机构,对双方的问题进行调解; 3、仲裁法。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同诉讼的两审终审制相比,仲裁更有利于

    864 2022.08.0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