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变造货币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变造货币罪怎么认定在我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于问题的解释》(2000.9.8法释[2000]26号) 第六条变造货币的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三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七条本解释所称“货币”是指可在国内市场流通或者兑换的人民币和境外货币。 货币面额应当以人民币计算,其他币种以案发时国家外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2001.5: 二十、变造货币案(刑法第173条)变造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3、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真货币采用剪贴、挖补、揭层、涂改、移位、重印等方法加工处理,改变真币形态、价值,数额较大的行为。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伪造货币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单位不能构成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上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
-
如何认定伪造货币罪?
认定伪造货币罪: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货币的管理制度,具体指破坏货币的公共信用和侵害货币的发行权。 2、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伪造货币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
2020.03.10 163 -
如何认定伪造货币罪
认定伪造货币罪: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货币的管理制度,具体指破坏货币的公共信用和侵害货币的发行权。 2、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伪造货币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
2020.06.18 131 -
怎样认定变造货币罪?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变造货币罪,是指对真币采用挖补、剪贴、揭层、拼凑、涂改等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改变货币的真实形状、图案、面值或张数,改变票面面额或者增加票张数量,数额较大的行
2020.06.04 320
-
如何认定变造货币罪
变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有: 1、客体上,侵犯的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2、客观上,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上,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变造货币罪。 4、
2022-05-14 15,340 -
如何认定构成变造货币罪
变造货币罪的构成要件有: 1、客体上,侵犯的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2、客观上,表现为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上,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变造货币罪。 4、
2022-05-31 15,340 -
如何认定变造货币罪既遂
构成货币变造罪的既遂量刑: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变造货币总面值1000元以上或100元以上可视为数额较大。未达到上述金额的变造货币行为不得以
2021-12-31 15,340 -
认定变造货币罪
有以下几个特征的话,将被认定变造货币罪: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二)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实施了变造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
2022-08-11 15,340
-
01:03
伪造货币罪如何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的规定,行为人犯本罪的,依法会被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产生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或者没收行为人的
1,196 2022.04.17 -
00:52
伪造货币罪怎么判伪造货币,是指违反国家货币管理法规,仿照货币的图案、形状、色彩等特征,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出外观足以以假乱真的假货币,破坏我国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伪造货币罪是行为犯,行为人只要出于故意实施了伪造货币的行为,即使没有获取非法利益,也构成本罪。
1,334 2022.04.17 -
00:59
伪造货币罪判几年伪造货币罪,指的是犯罪嫌疑人违反国家相关货币管理的法规,仿照货币的形状、色彩、图案等性质特征,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出外观上足以乱真的假货币,从而造成货币公共信用的破坏,扰乱了金融管理秩序。如果犯罪嫌疑人构成伪造货币罪的,可能被判处三到十年有
1,27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