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如何界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如何界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2021-11-29 16:0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福建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1-29回复

专业分析:

区分本罪与国家工作人员工作失误的界限。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知道,而是因为业务知识和经验不足,或者调查研究不足,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思维方法简单片面,导致认知偏差,即使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一般也不构成犯罪。情节严重或者造成重大后果的,应当以其他相应的犯罪论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李国镇律师

广东商合律师事务所

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不是明知,而是因为自身的业务知识、经验不足,或是调查研究不够充分,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思想方法简单片面,从而导致认识偏颇,出现错误的行为。那么就算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一般都不会构成犯罪。如果情节严重,或者导致出现重大后果而构成其他犯罪的,应该用其罪名论处。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师普法更多>>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如何判刑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如何判刑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分子,可以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判刑处罚: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4.23 108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如何量刑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如何量刑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量刑: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1.02 80
  • 如何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如何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构成要件有: 1.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行政执法人员。 2.侵犯的客体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正常执法活动。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0.11.14 83
专业问答更多>>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怎么认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的界限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怎么认定?区分本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两罪都是特殊主体,都表现为徇私枉法,都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但两罪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1)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后罪的主

    2022-04-28 15,340
  • 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界限

    1、主体不同。本罪主体仅限于海关工作人员;而后者则为行政执法人员,包括前者在内但比前者广泛得多。 2、客观方面不同。本罪表现为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而后者则表现为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

    2020-12-07 15,340
  • 如何认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休,即国家的廉政制度和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努力为人民服务,因此,国家工作人员应当是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楷模。国家工作人员

    2022-03-15 15,340
  •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行政执法人员因欺诈行为,必须依法交给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10-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私营舞弊罪怎么判 01:07
    私营舞弊罪怎么判

    严格意义上说,我国没有营私舞弊罪,但是对于营私舞弊的行为,我国刑法有徇私舞弊罪进行规制。徇私舞弊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和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权力,对明知是无罪的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故意颠倒黑白

    1,334 2022.04.17
  • 交通肇事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01:00
    交通肇事罪如何是如何定罪的

    交通肇事罪,一般是指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公私财产损失的行为。 交通肇事罪的定罪如下: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嫌疑人会被

    416 2022.04.25
  • 刑事案件的期间如何计算 01:22
    刑事案件的期间如何计算

    公安机关应当在受理举报、控告、举报、投案自首的刑事案件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经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经地或者市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60日。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

    918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