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条件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条件

2023-06-03 16:3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内蒙古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6-03回复

专业分析:

(1)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肇事后,并且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且撞了人。如果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并不知道自己撞了人,且经查证属实,则不能以“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情节予以量刑。是否有证据证明,既不能以肇事者本人所述为依据,也不能由办案人员盲目判断为标准,而应当周密调查,综合判断,在把握上应有严格的尺度和标准。 (2)被害人的死亡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的死亡仅仅是由于肇事者为逃避法律责任或者救助义务,不及时抢救而驾车逃跑的逃逸行为造成的。 (3)被害人死亡是由于逃逸行为而造成的,被害人的死亡除交通行为导致外,未介入其它的因果关系和条件。如果介入其它的加害行为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则不属于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范围之列。如行为人肇事致他人重伤而逃逸,被撞者被他人送至医院抢救,但由于医生的玩忽职守出现医疗事故致使被撞者死亡,或抢救期间因其他意外导致死亡的,或者行为人肇事致他人重伤后,为逃避罪责开车将被害人移到偏僻处甚至将被害人轧死后又逃逸的。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认定的条件: (1)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肇事后,并且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且撞了人。如果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并不知道自己撞了人,且经查证属实,则不能以“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情节予以量刑。是否有证据证明,既不能以肇事者本人所述为依据,也不能由办案人员盲目判断为标准,而应当周密调查,综合判断,在把握上应有严格的尺度和标准。 (2)被害人的死亡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的死亡仅仅是由于肇事者为逃避法律责任或者救助义务,不及时抢救而驾车逃跑的逃逸行为造成的。 (3)被害人死亡是由于逃逸行为而造成的,被害人的死亡除交通行为导致外,未介入其它的因果关系和条件。如果介入其它的加害行为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则不属于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范围之列。如行为人肇事致他人重伤而逃逸,被撞者被他人送至医院抢救,但由于医生的玩忽职守出现医疗事故致使被撞者死亡,或抢救期间因其他意外导致死亡的,或者行为人肇事致他人重伤后,为逃避罪责开车将被害人移到偏僻处甚至将被害人轧死后又逃逸的。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1、必须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 2、必须符合《解释》第5条第1款对“因逃逸致人死亡”做出的明确解释。 3、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律师普法更多>>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样认定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样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1、因逃逸致死的对象必须是行为人交通肇事行为致伤的人,而不是其他人。 2、行为人对交通肇事行为致伤的人负有及时救助的义务。 3、行为人对受伤人员死亡的结果持过失心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

    2020.06.19 184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问题: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首先行为人要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其次,行为人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最后行为人有逃跑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

    2020.03.15 1,073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犯交通肇事罪的,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2.09.29 158
专业问答更多>>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认定的条件

    致人死亡认定的条件: (1)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后,并且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且撞了人。如果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并不知道自己撞了人,且经查证属实,则不能以“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情节予以量刑

    2022-08-25 15,340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1)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并要求行为人主观认识到已经发生交通事故人。如果行为人有证据证明自己不知道自己撞了人,经查证属实,则不能以逃逸致人死亡的情节进行量刑。是否有证据证明,既不

    2021-12-04 15,340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

    (1)必须以交通事故为前提。(2)行为人必须在行为发生后积极逃逸。(3)行为人逃逸有一定的主观动机。(4)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导致被害人因无救助而死亡。(5)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

    2021-12-04 15,340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定的条件

    致人死亡认定的条件: (1)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后,并且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且撞了人。如果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并不知道自己撞了人,且经查证属实,则不能以“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情节予以量刑

    2022-09-03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定什么罪 01:10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定什么罪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其量刑标准如下: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2,330 2022.11.23
  • 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01:06
    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逃逸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论处,该罪的量刑情节有: 1、犯本罪的一般情节的,依法应当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 2、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或有其

    10,573 2022.04.15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逃逸判多少年 01:22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逃逸判多少年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还有逃逸行为的,原则上应当依法对其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具体而言,《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对交通肇事罪的有关定罪量刑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该条规定的内容,行为人交通肇事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

    752 2022.06.15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