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故意传播艾滋病的定罪如何判刑

故意传播艾滋病的定罪如何判刑

2023-07-09 08:2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西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7-09回复

专业分析:

故意传播艾滋病可以按“传播性病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三百六十条规定: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艾滋病人故意传播他人已构成犯罪,依照刑法第360条的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李驭律师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故意传播艾滋病涉嫌传播性病罪。传播性病罪的量刑标准,具体如下: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传播性病罪一般是指,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故意传播艾滋病怎么定罪量刑
    故意传播艾滋病怎么定罪量刑

    行为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可以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定罪,行为人构成本罪,但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构成本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0.08.03 561
  • 故意传播艾滋病会怎么判刑
    故意传播艾滋病会怎么判刑

    故意传播艾滋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在我国,有传播性病罪,即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又卖淫、嫖娼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患有严重性病,仍与他人恋爱、姘居、通奸的,均不构成本罪。需有营利目的或者放任传播而进行卖淫、嫖

    2022.06.08 1,488
  • 故意传播艾滋病什么罪
    故意传播艾滋病什么罪

    艾滋病是由于艾滋病毒感染以后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艾滋病感染者有义务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将艾滋病毒传染给他人。如果故意将艾滋病毒传染给他人,那么就构成了性传播罪。根据造成损害的大小,以及社会影

    2020.12.17 962
专业问答更多>>
  • 故意传播艾滋病如何定罪量刑

    故意传播艾滋病可以按“传播性病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三百六十条规定: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023-06-26 15,340
  • 故意传播艾滋病怎么判刑

    这要根据具体的案情进行分析,主要可能涉嫌传播性病罪或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如果是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条的规定,构成传播性病罪,应处五年以下

    2022-10-04 15,340
  • 故意传播艾滋病怎样判刑

    故意传播艾滋病可以按“传播性病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三百六十条规定: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023-06-27 15,340
  • 故意传播艾滋病怎么定罪量刑

    一、可按以“”定罪处罚刑法第三百六十条规定的传播性病罪,是指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卖淫或的行为。从处罚的角度来说,按刑法第三百六十条的规定,对故意传播性病罪的处罚是处五年以下、或,并处50

    2022-09-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传播淫秽物品罪如何判刑 01:15
    传播淫秽物品罪如何判刑

    行为人实施了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触犯了传播淫秽物品罪应当如何判刑,人民法院需要根据行为人具体的犯罪行为进行确定。行为人如果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达到了情节严重的程度,可以对行为人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进行拘役

    542 2023.01.04
  • 艾滋病离婚有什么规定 01:31
    艾滋病离婚有什么规定

    目前在我国的现行的婚姻法中,并没有明确的条例是针对艾滋病患者离婚较为特殊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只要符合离婚的条件,夫妻双方就可以办理离婚手续,男女双方的一方也可以选择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的方式。 如果双方进行协议离婚的,则需要夫妻双方就离婚、以

    1,061 2022.04.17
  • 传销定罪是如何判定的 02:28
    传销定罪是如何判定的

    传销定罪的判定标准如下: 1、只有组织传销者、领导传销者是传销罪的定罪主体; 2、传销活动是指要求参与传销的人缴纳费用或购买商品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返利依据,而属于犯罪的行为是指引诱、胁迫他人参加,或引诱胁迫参加者发展下家

    5,444 2023.01.14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