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怂恿他人自杀是否构罪?【学法辩论第67期】

怂恿他人自杀是否构罪?【学法辩论第67期】

2022-10-23 16:1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江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23回复

专业分析:

怂恿他人自杀构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处的“故意杀人”没有限定为他人,故自杀也是故意杀人,构成犯罪,因此怂恿他人自杀构成教唆犯或是帮助犯。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怂恿未成年人喝酒是违法的,因为未成年人他经不过成年人的诱惑,而且说他对酒的认识不足,很容易造成未成年人喝酒中毒,而引发身体的各种状况,如果未成年人在别人劝酒的情况下,身体发生任何状况,或者说发生交通事故,那些劝酒的人都需要负刑事责任的大多数人对过量饮酒的危害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至少知道醉酒驾车会面临较重的法律处罚,但大多数人却也都相信酒的药用价值,以及“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之类的说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怂恿他人酒后驾车,如果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构成醉驾,则驾驶人和怂恿驾驶人醉驾的人都涉嫌危险驾驶罪,根据刑法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律师普法更多>>
  • 怂恿他人犯罪怎么判
    怂恿他人犯罪怎么判

    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020.02.26 1,511
  • 怂恿他人去死是什么罪
    怂恿他人去死是什么罪

    如果对方没有自杀的,按照故意杀人罪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对方因为教唆而自杀了,那么教唆者应当定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2020.10.08 805
  • 怂恿他人犯罪要判几年
    怂恿他人犯罪要判几年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0.11.27 609
专业问答更多>>
  • 怂恿他人自杀是什么罪

    刑法上没有教唆他人自杀的法条。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特征是

    2022-07-09 15,340
  • 怂恿他人去死是什么罪

    目前,在我国,放任,甚至促成可预见的结果发生,是根据“故意杀人罪”的相关规定来定罪量刑的。诱导他人自杀,区别于协助自杀、相约自杀、致人自杀。诱导他人自杀是否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取决于:加害人行为是否

    2022-10-14 15,340
  • 怂恿他人去死是怎样的罪

    目前,在我国,放任,甚至促成可预见的结果发生,是根据“故意杀人罪”的相关规定来定罪量刑的。诱导他人自杀,区别于协助自杀、相约自杀、致人自杀。诱导他人自杀是否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取决于:加害人行为是否

    2022-05-15 15,340
  • 怂恿他人去死有哪些罪

    目前,在我国,放任,甚至促成可预见的结果发生,是根据“故意杀人罪”的相关规定来定罪量刑的。诱导他人自杀,区别于协助自杀、相约自杀、致人自杀。诱导他人自杀是否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取决于:加害人行为是否

    2022-05-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故意划伤他人车辆是否构成犯罪 00:49
    故意划伤他人车辆是否构成犯罪

    故意划伤他人车辆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是否达到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立案标准。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就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1、如果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应当立案; 2、如果毁坏公私财物超过三次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 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

    1,919 2022.04.17
  •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01:11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吗

    过失杀人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为: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 3、在犯罪主体方面,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 4、在主观方面

    677 2022.07.02
  • 故意伤害他人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00:56
    故意伤害他人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客体是他人的生命以及身体健康权。要注意,这里所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侵害不算在其中; 2、客观方面表现为对他人身体健康权的非法侵害行为。既包括积极的作为,又包括消极的不作为。

    1,233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