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在出现疫情期间造谣该怎么处理?

在出现疫情期间造谣该怎么处理?

2022-09-13 19:3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13回复

专业分析:

轻则可能受到罚款、拘留等治安管理处罚,重则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以寻衅滋事罪、或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定罪处罚,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疫情时期造谣的处罚标准是:如果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律师普法更多>>
  • 发生疫情期间造谣怎么处理?
    发生疫情期间造谣怎么处理?

    疫情期间造谣情节严重的,涉嫌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犯此罪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5.26 98
  • 疫情期间故意造谣怎么处理
    疫情期间故意造谣怎么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故意造谣,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

    2020.10.04 145
  • 疫情期间造谣怎么判
    疫情期间造谣怎么判

    疫情期间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属于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0.01.17 84
专业问答更多>>
  • 疫情期间造谣怎么处理

    1、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2022-05-22 15,340
  • 疫情期间造谣该如何处理

    轻则可能受到罚款、拘留等治安管理处罚,重则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以寻衅滋事罪、或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定罪处罚,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022-09-01 15,340
  • 疫情期间造谣应该怎么样处理

    轻则可能受到罚款、拘留等治安管理处罚,重则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以寻衅滋事罪、或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定罪处罚,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022-08-29 15,340
  • 疫情期间造谣发音应该怎么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故意造谣,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

    2022-09-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怎么处罚 00:55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怎么处罚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处罚如下: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下列行为属于造谣传谣行为: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2、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

    3,970 2022.04.17
  • 网络造谣怎么处罚 01:51
    网络造谣怎么处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互联网发布造谣言论的,根据情节轻重不同,需要接受处罚不同。如果行为人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需要接受行政处罚:行为人可能会被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同时可能会被处以500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行为人在不构成犯罪的前

    2,785 2022.05.11
  • 造谣罪怎么定罪 01:15
    造谣罪怎么定罪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国不存在造谣罪,对于行为人造谣的行为,我国刑法以诽谤罪进行规制。诽谤罪所侵犯的法益是他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名誉权,犯罪作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诽谤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已经足以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5,004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