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如何做好行政诉讼应诉

如何做好行政诉讼应诉

2021-10-29 14:3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香港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1-10-29回复

专业分析:

第一,高度重视行政应诉。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法律制度。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依法履行行政应诉职责,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消极对待行政应诉,干预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不到位,行政应诉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有的更加突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对于依法及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意义,把加强和改进行政应诉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行政机关应当尊重人民法院依法登记立案,积极支持人民法院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监督,不得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为名,以协调会、发文件或者口头要求等形式,明示或者暗示人民法院不受理依法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或者依法应当判决行政机关败诉的行政案件。认真做好答辩举证工作;被诉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答辩书,提供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要提高答辩举证质量,规范答辩形式,充分推理,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证据,不得拒绝或无正当理由推迟答辩举证。四、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带头履行行政应诉职责,积极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不得只委托律师出庭。对于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案件,被告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人民法院依法传唤的,行政机关负责人或者其委托的工作人员不得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未经法院许可中途出庭。五、配合人民法院开庭。被诉行政机关应诉人员应当熟悉法律规定,了解案件事实和证据,配合人民法院查明案件。要积极协助人民法院依法开展调解工作,促进案件结案,不得以欺骗、胁迫等非法手段撤回原告诉讼。要严格遵守法庭纪律,自觉维护司法权威。第六,积极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被诉行政机关应当依法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和调解。人民法院责令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判决,除原行政行为因程序违法或者法律适用被人民法院撤销外,不得以同样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继续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行政机关,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赔偿损失的判决,应当积极履行义务。七、明确行政应诉职责分工。要强化被诉行政行为承办机关或机构的行政应诉责任,充分发挥法制工作机构或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在行政应诉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行政复议机关和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的,应当共同做好原行政行为的应诉举证工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由一个机关实施。八、加强行政应诉能力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行政应诉力度,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积极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作用,确保行政应诉力度与工作任务相适应。要切实保证行政应诉工作经费、设备等必要的工作条件。建立行政应诉培训体系,每年开展一至两次集中培训,听取庭审和案例讨论,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执法人员等相关人员的行政应诉能力。九、有效预防和解决行政争议。行政机关要不断规范行政行为,认真研究落实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行政争议。要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提高行政复议质量,努力在基层解决行政争议,在初始阶段解决行政程序。十、加强行政应诉监督管理。要加强行政应诉考核,将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支持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将人民法院生效裁判和行政应诉能力建设纳入依法行政考核体系。要严格执行行政应诉责任追究制度,干预行政机关,阻碍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或者未经法院许可中途退庭,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不出庭应诉或者委托相应工作人员出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照《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干预具体案件处理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各级政府应加强对本意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第四条 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设行政审判庭,审理行政案件。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一、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 二、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 三、认真做好答辩举证工作。 四、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 五、配合人民法院做好开庭审理工作。 六、积极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 七、明确行政应诉工作职责分工。 八、加强行政应诉能力建设。 九、强化行政应诉工作监督管理。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由此规定可以看出,官司的输赢是以事实为依据的。那么,当事人如果想赢得诉讼,就应该搜集能够证明事实的证据才是关键。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律师普法更多>>
  • 如何做好行政诉讼?
    如何做好行政诉讼?

    进行行政诉讼应当满足的条件为原告主体适格、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

    2020.05.04 67
  • 如何在执行中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如何在执行中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一、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法律制度,做好行政应诉工作是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行政诉讼法施行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依法履行行政应诉职责,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消极

    2022.09.03 157
  • 如何做好行政诉讼答辩
    如何做好行政诉讼答辩

    做好行政诉讼答辩首先需要准备与起诉状相对应的答辩状;其次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和材料,提供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加以证明。

    2020.12.19 100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当事人应做好下列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 1、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 2、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 3、认真做好答辩举证工作; 4、依法履行出庭应诉职责; 5、配合人民法院做好开庭审理工作等。

    2022-06-23 15,340
  • 如何做好行政诉讼服务

    公安机关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交各类行政诉讼案件的答辩状及相关证据。根据材料,答辩状必须由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公安机关负责人等参与人员应当积极做好应诉准备,出庭前熟悉案情;要按时参加庭审,遵守法

    2021-10-29 15,340
  • 如何做好工商行政诉讼

    认真研究案件,切丝维护当事人利益。律师也是法律的守护者,需要对法律负责。因此,在接到行政案件代理时,一定不能有平静和疏通解决的心理。而是像其他案件一样,认真研究案件,找出行政缺陷,理清工作思路,切实维

    2021-10-29 15,340
  • 如何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怎样选择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当事人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提起行政诉讼;第二,只选择行政复议;第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22-09-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行政诉讼可以撤诉吗 01:20
    行政诉讼可以撤诉吗

    行政诉讼中的撤诉分为自愿撤诉和视为撤诉。首先自愿撤诉是指:原告申请撤诉或者被告改变其所作的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的行为。视为撤诉有三种情形,第一是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第二是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第三是:原告未按照规

    3,897 2022.05.11
  •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 01:04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超过两个月不

    3,157 2022.05.11
  • 诉讼离婚如何撤诉 01:13
    诉讼离婚如何撤诉

    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诉讼离婚撤诉要满足一定的条件:1、申请撤诉的人是提起诉讼当事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者、经过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2、申请撤诉是出于自愿而非受人强迫。3

    1,483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