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自首是怎么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肇事者未逃逸的行为不应认定为自首,而应直接在第一法刑的量刑幅度内,即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确定其应适用的刑罚。主要依据如下: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该条法条中,第一档法定刑适用于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未逃逸而听候有关机关处理的情形,一旦逃逸,法定刑即升格为第二甚至第三档。 从法律基础理论上讲,当过失行为开始只是造成较轻的后果,而且该较轻的结果有可能向着更严重的结果转化时,行为人就有责任防止这一严重结果发生,如果行为人不履行作为义务,法律就应当对此在原有行为之外做出另一评价。 刑法规定“逃逸”加重处罚的目的不外乎两个: 1、规劝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及时抢救受害人,以保护受害人的人身和生命安全。 2、规劝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及时保护现场,及时向有关部门报案,以保证交通事故的有效处理。 因此,第一档法定刑的规定已经体现出刑法对未逃逸而主动投案行为的肯定,体现了从宽处理的精神。在该类情形下,再将其视为自首,等于是对同一种行为进行了两次的从宽处理,属于刑法理论中的重复评价,违背了刑法设立不同法定刑的本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且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
交通肇事罪构成自首的条件: 1、肇事者在事发后没有逃逸,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并等待交警的到来,或者逃逸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自动投案; 2、向公安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
交通肇事罪自首是怎么认定的
交通肇事罪的自首怎么认定: 1、交通肇事后犯罪嫌疑人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 2、交通肇事逃逸后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
2020.01.02 117 -
-
交通肇事自首怎么认定
如果肇事者并没有存在故意伤害的行为,是允许从宽处理,适量进行处罚的。这种行为会鼓励行为人主动自首、悔改,这种行为符合法律精神。自首只适用于已构成犯罪的情形。对于不构成犯罪的,一般的交通事故,不存在自首问题。如果行为人主动投案自首,交代了肇事
2022.04.12 617
-
交通肇事罪自首怎样认定,交通肇事罪自首认定标准
刑法第六十七条对自首作出了明确的界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有自首的表现说明罪犯的主观罪过较之未自首者轻,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该制度对犯罪具有昭示作用,使其行为人产生
2021-06-30 15,340 -
交通肇事罪自首是怎么认定
关于交通肇事罪案件,在审判实践中,对行为人肇事后逃逸,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中主动投案交代罪行,认定为自首情节无异议。但对于行为人肇事后没有逃跑,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代罪行的,能否认定为自首情节,这
2021-04-13 15,340 -
自首交通肇事罪怎么认定
如果有交通肇事行为的,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认定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 犯罪以后
2022-11-04 15,340 -
交通肇事罪自首怎么认定?
交通肇事是指车辆驾驶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
2022-12-24 15,340
-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557 2022.05.11 -
01:26
自首怎么认定自首是法律名词,根据《刑法》有关自首的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
2,754 2022.04.17 -
01:31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如何认定的交通肇事逃逸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八种情形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
2,149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