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缓刑考验期能否入党

缓刑考验期能否入党

2022-08-12 17:5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吉林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12回复

专业分析:

党章规定:"年满18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按照这个规定,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⑴年龄在18周岁以上; ⑵本人必须具有中国国籍,是从事劳动而不是剥削他人劳动的人; ⑶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不只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有决心和行动; ⑷愿意参加党的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这是列宁主张的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问题。只有全体党员都坚决执行党的决议,才能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党才有战斗力。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缓刑,是对已经构成犯罪,应当受刑罚处罚的犯罪分子宣告定罪,但暂不执行相应的刑罚,而是在考验期内依法对其进行社区矫正,如果在考验期内能做到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以及未经批准不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等,则在考验期过后不再执行原来判处的刑罚。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缓刑考验期限制出境。

律师普法更多>>
  • 缓刑考验期还能缓刑吗
    缓刑考验期还能缓刑吗

    缓刑考验期的情况是这样的: 1、被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 3、被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认真遵守各项规定的,考

    2020.02.09 122
  • 缓刑考验期怎么确定缓刑考验期
    缓刑考验期怎么确定缓刑考验期

    缓刑考验期的计算: 1、缓刑考验期的长短以原判刑期长短为依据,可以和原判刑期时间相等;也可以适当长于原判刑期,但有封顶,最长不超过原判刑期一倍; 2、缓刑考验期也不能短于原判刑期,这样不利于充分发挥缓刑的作用; 3、缓刑考验期,说明对判缓刑

    2020.03.13 136
  • 缓刑考验期
    缓刑考验期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缓刑的考验期限如下: 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的刑期要大于两个月。 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的要大于一年。

    2020.09.09 318
专业问答更多>>
  • 监狱缓刑考验期满还可以入党吗

    缓刑就是已经判了实刑了。只是监外执行罢了。想入党,不可能的事。以后的道路上,这份黑点伴随你走完一生,电脑档案上永远存在。早几年还可以花关系把档案消了。从新换个名字可以,现在不可能了。

    2022-08-10 15,340
  • 缓刑考验期是否会计入执行期?

    根据我国刑法典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

    2022-07-18 15,340
  • 缓刑考验期间能否折抵刑期

    缓刑考验期间不能折抵刑期,判处缓刑前的刑事拘留、逮捕在看守所羁押的日期可以折抵刑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文书中刑期起止日期如何表述问题的批复》 (20

    2022-02-13 15,340
  • 缓刑考验期是缓刑的考验期吗

    在我国,缓刑是指对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暂停刑法不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停刑罚的执行;考试期间,如果符合一定条件,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2021-12-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缓刑考验期什么意思 00:51
    缓刑考验期什么意思

    缓刑考验期一般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被判处拘役

    1,209 2022.04.17
  •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01:18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是十年。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

    469 2022.06.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